鋁游家創立與轉型
談及鋁游家的創立歷程,Eric回憶起創立及轉型的經過。鋁游家於2014年在香港成立,工廠位於肇慶高新區,至今已有十年的歷史。創辦人Eric在創業初期,面對國內移動房屋的市場需求,專注於提供以鋁合金結構為主的度假房屋,這也是公司名字「鋁游家」的由來。當時,隨內地旅遊業的快速發展,Eric看到了這一市場的潛力,並決心進一步拓展業務。
儘管內地業務相對穩定,Eric仍不滿足。2018年,他注意到香港公營房屋短缺的問題,積極將MiC技術引入香港建築市場。然而,2019年底至2020年初,隨COVID-19疫情的爆發,市場環境發生了劇變。Eric迅速作出反應,帶領公司進行第一次轉型,開拓鋼結構的MiC(「組裝合成」)業務,專注於檢疫設施和過渡性房屋項目的研發和製造。這一轉型不僅幫助公司渡過了危機,還為其後續進入高層宿舍和醫院等業務奠定了基礎。
到了2022年,鄺辰道再次引領公司進行第二次轉型,增加了混凝土MiC的業務,專注於高層永久性建築,如公營房屋、私人住宅和學校等。這一系列的戰略調整,讓鋁游家從單一的鋁結構MiC業務公司,發展成為大灣區第一家具備鋼、鋁、混凝土三種MiC建築結構生產能力的供應商,在香港市場上也取得了領先地位。
鋁游家MiC機器人焊接生產線。
5個有蓋廠房共有2000個工位能同時生產,年產能48000個模塊。
同心同德齊建竹篙灣
鋁游家現時在香港承建的工程超過50項,超過18000個模塊。較為知名的項目包括竹篙灣檢疫中心、啟德社區隔離中心、博愛江夏圍村、彩虹彩興路過渡性房屋、香港理工大學九龍塘學生宿舍、火炭坳背灣街學校、九龍塘聯福道兩所特殊學校、安達臣道R2-8公營房屋等。當中令Eric最難忘的是為抗疫而建造的竹篙灣項目。時值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政府決心打造竹篙灣社區隔離治療設施項目。參與其中的Eric憶述「當時是很緊張,工人們每天也在24小時輪班工作。一天能出貨250間,一周就完成了數千個單位。」這個項目集合了粵港兩地技術、工程人員的同心奮鬥及兩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終能順利完成,為抗疫貢獻力量。
安達臣道R2-8公營房屋。
彩興路過渡性房屋。
火炭坳背灣街學校MiC課室單位現場吊裝。
新技術提速及提效
香港一直面臨房屋供應短缺的問題,根據今年的財政預算案顯示,政府正計劃在未來10年內,新增30萬個公屋單位。那「組裝合成」建築技術(MiC)在應付短缺問題時,究竟起到多大的作用? Eric指這種新技術能夠大幅縮短建設所需時間。相比傳統建屋方式,MiC技術將大部分原本需要在現場施工的工序,轉移到大灣區預製廠房內進行預先生組裝,這種創新的技術方法,不僅能提高建設速度,還可以減省現場建造勞動力需求,同時提升建築品質,這種新型的技術將成為解決香港房屋難題的一大助力。
MiC單位在工廠預製完畢後運輸發貨。
嚴格施工確保質量
房屋在短時間內建成,不少居民關注其質量面對颱風和水浸的抗衡性。面對這些安全隱患,Eric回應「我們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每個建築設計都需要嚴格按照香港建築規例和安全標準進行審核批准,確保符合最高安全要求。不管是建築結構、消防系統還是防水排澇措施,也要經過一系列嚴格的測試,確保各項指標達標。」Eric表示,這些安全檢測工作不僅由鋁游家自行進行,還邀請了政府部門、專業顧問以及業主代表全程參與監督。在生產和安裝過程中,他們會對每個細節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查,確保各環節都達到了安全標準。此外,亦還會聘請第三方質量監督全程駐場,對整個建築過程進行全方位監督,通過了所有安全檢測。鋁游家的房屋才會正式交付使用,故此對於安全質量,可以安心。
MiC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Eric經過十年的耕耘,帶領鋁游家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家具備混凝土、鋼和鋁結構MiC自主研發和生產製造能力的大型「組裝合成」先進製造企業。在廣東肇慶更擁有10000畝的生產基地,25萬平方米的室內裝配廠房,年產MiC模組達到48000個模塊,可同時容納2000個裝配工位,達到15至20天模組的超短生產周期。對於未來,Eric指粵港澳大灣區建築業正面臨新局面,隨中國人口紅利優勢逐漸消失,勞動力成本上升,「組裝合成」建築技術(MiC)或成為未來發展趨勢。「這種方式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和時間,在發達地區尤其適用。對於缺乏建築工人的香港來說,「組裝合成」建築技術(MiC)有較大發展前景,有助於緩解行業人力短缺。」與此同時,大灣區建築企業需升級自動化、信息化水平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以應對市場變化。
鋁游家大灣區生產基地,佔地面積約6.5平方公里,具備鋁材、鋼結構、混凝土等一站式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