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幼園政策不變 迫遷陸續有來

2014-04-10
来源:香港商報 李明生

  ——李明生

  一個租戶不獲續租,遭另一租戶取代,并非什麼稀奇事;不過,一間幼稚園不獲續租,即使遭另一幼稚園取代,卻可成為一宗社會大事。

  幼稚園與別不同,原因不少。一來,因為幼稚園是教育機構,有光環,而踢租的則是大財團,有原罪,因而容易引起輿論關注。更重要的是,幼稚園所涉的持份者眾多,尤其包括數百名幼稚園學生,家長們自然關切受影響子女的持續就學問題。對於這個當務之急,承租的新幼稚園已經承諾,不但會接收全數學生,學費也跟前相近,尽管現階段受限技術性程序問題,稚子們亦要重新適應環境,惟相信不會構成太大影響。

  幼稚園角色須釐清

  除了善后,今次事件其實還帶出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幼稚園的角色若何?事實上,香港奉行12年免費教育,不過幼稚園并未包括其中,亦即不受強制入學令所限,尽管幼稚園受到教育局一定規範,惟這很大程度屬於自由市場的產物,例如全港約千間幼稚園都是私營的,當局不會特別提供校舍,故此存在上述不獲續租的可能。可以預期,如果有關角色一日不變,幼稚園因為失去校舍而須停辦的個案,肯定會陸續有來,尤其是舖位奇貨可居的今天,業主尋求更佳回報絕對無可厚非。

  然而,反過來說,將幼稚園由私營納入公營,又能否解決一切問題?答案恐怕一言難盡,因為這涉及非常复雜的問題。舉其大者,首先如何讓私營幼稚園轉為公營?再說校舍方面,是否全數由政府提供校舍?究竟好像中小學般自行興建?則需要新蓋一千間之多!而且,遷校的話,又會否帶來學生適應問題?還是繼續租用市場上的及提供租金津貼?則恐形成不公平現象,例如有的幼稚園地利極佳租金特高,也不排除業主會相應加租耗費公帑。再者,由課程設計,到教師薪酬等等,現時幼稚園都可因應本身情况自由釐訂,將來又如何并順利統一過來?凡此種種,政府已經成立「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積極研究15年免費教育后的教育政策;可是,毋庸置疑,幼稚園由商營化走向公營化的道路,肯定不是一條簡單的道路,而且由政策到法律都要作出相應改變。

  與此同時,事件也反映另一問題,乃是本港商舖供應不足,不單傳統的旅游旺區,就連住宅區亦然。特別是新建私人屋苑方面,商舖供應更見貧乏——區內新增千計人口,由幼稚園到消費等各方各面的需求自然增加,惟新屋苑之內卻商舖無幾,以至不得不求諸鄰近由房屋署或領匯提供的商舖,租金豈不應聲上升?在幼稚園營辦模式短期難變,以至須要透過市場滿足校舍需要的情况下,一方面,積極增加由旅游區到住宅區的商舖供應。

  另方面,在土地條款增加指定為教育用途的租約規定,來確保區內居民的就學需要,都是教育政策以外多管齊下紓緩幼稚園困境的方法。

[责任编辑:鄭嬋娟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