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完善配套助廢物回收

2014-04-11
来源:香港商报

  新界社團聯會副會長、荃灣區議員陶桂英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在去年9月搜集公眾對垃圾徵費的意見,提出了三個按月徵費的建議,分別是:30至44元、45至59元、60至74元。

  諮詢完結后,委員會指大部分回覆是選擇了每月30元以下的建議。委員會并沒有對三個徵費水平提供理據,只是參考了處理成本與香港相若的台北數據。

  既然要讓市民選擇,揀最低的徵費標準是完全可以料到的,回應也反映了市民對垃圾收費的傾向性。我們從過往的調查可以發現一些端倪,有環保組織於2011年在全港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包括:有62%受訪者是間中或經常在家中進行源頭分類、67%認為香港應實行垃圾徵費以減少垃圾、78%回應指在實施垃圾徵費后會加強回收及減少垃圾。

  結果顯示,市民普遍支持廢物回收計劃,徵費也能鼓勵他們做好家居垃圾的善后。市民認為如平時已做好環保回收的工作,就不必再繳付更高的徵費。

  如再以台北和首爾為參考,兩地在推行垃圾徵費后已即時提高了廢物回收率,徵費水平以三人家庭為例,每月38港元。

  有意見指,每月30元的徵費過低,難以推動市民減廢。其實政府自2005年推行「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以來已得到不少市民的響應,我們認為不必糾纏於徵費水平,應采取分階段實施的辦法,讓市民適應新政策,在推行一段日子后再作檢討。

  垃圾徵費對廢物回收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需要市民大力推動,政府須設立足夠的廢物回收點予以配合,除了三色(紙、鋁罐、塑膠)及舊衣回收箱外,也應增設玻璃、廢電池、電器及電子產品的回收箱,方便市民回收,這才能較有效地推動市民進行家居垃圾分類。


[责任编辑:黃錦霞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