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伯族。資深媒體人、兒童繪本館創辦人;誤寫食游記兩三本。
在澳門星際,有家有趣的西餐廳品味坊。有趣在,它雖然是地道的歐陸西餐,但行政總廚卻是個地道的中國人:陳繼祖,大家通常叫他Joe哥。品味坊偏歐陸菜系。Joe哥雖是地道澳門人,但從入廚學徒開始,學的就是歐派西餐,因此練就一身西餐入廚「童子功」。有各種「童子功」的人都知道,他們總是下意識固守和堅持「小時候」受到的教育和培訓,很多時候,腦子不轉彎,一根筋在某一種已建立的規條上。在Joe哥這里,就是對傳統技法對材料選擇和烹制工序的堅守。這顯得很土、很老派,在這個處處講混搭、一切可以無規則但求有趣的年代,Joe哥的老派只能吸引我和如我一樣「食古不化」的人,包括他修剪井然的小八字鬍、企理的白色工裝,都隨著他的老派作風一起迷人起來。記得第一次吃Joe哥的菜,他一邊廚房餐桌兩頭跑,一邊跟我們詳細地介紹每道菜的淵源、材料的搭配和制作方法,順便如數家珍地說點花絮,一餐飯吃得超過三四個小時還意猶未盡。那天的龍蝦乾邑湯和甜品「火燄櫻桃」是讓我們一桌人大呼有趣的。龍蝦湯很多人都喝過,Joe哥的做法是搭配了一種口味特別的乾邑,臨上桌前在湯的表面淋上乾邑,點燃,火燄熄滅后,湯散發一股濃郁的酒香,湯濃味鮮,完全沒有坊間龍蝦湯的澀口和腥氣;火燄櫻桃也是傳統的歐式甜品,Joe哥現場演示了做法,其實并不复雜,呈現在眼前的就是他所堅持的「工序」而已,依足老規矩,足量足料,絕無花假。
「三十年呆在廚房里,什麼支持著和支持了你對食物的制作保持新鮮感?」斯人笑著捋一捋小八字鬍答:「我的生命就是做廚(師),不然這麼幾十年里,早放弃了。改行做米店老闆好歹自己說了算,不對嗎?」這話頗帶有港澳人士特有的「認命」論調,但也帶出更讓人思考的樸素真理認命但又不認命。生命既然已有定位,那麼在這個定位上執著地盡力去做,自然而然地,人生就山花爛漫起來。還有一次吃葡國菜。一道馬介休沙律,本來普通。Joe哥順應潮流做了非常精緻的擺盤,幾種材料各占一角,他用特調的橄欖油攪拌,馬介休的鹹香、洋蔥的濃郁、苦苣菜的爽脆……單就馬介休,就花了3天時間炮制,對斯人的烹飪手法不能不服。那天他抱著寶貝似的小油瓶,走到席間每個人身邊,淋上他的特調橄欖油,教你怎麼攪拌起來。雖然調味油是他特制的,也無任大方地公布獨門秘笈。在Joe哥看來,菜式的變化其實「萬變不離其宗」,烹飪的方式可以傳統,不過出品的形式、形態都不是不能改變的;只是改變時有個宗旨,必須好吃,即使樣子再美、再精緻,不好吃就沒有意義。這個觀念又深得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