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66年
東晉·常璩的《華陽國誌狺巴誌》記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丹漆茶蜜,皆納貢之。」周武王在公元前1066年率南方八個小國討伐紂王,當時,雲南的濮人向周武王敬貢雲南茶。這時的雲南茶,即是后來被稱之為普洱茶。
公元前109年
三國魏·吳普《本草·菜部》記有:「苦菜一名荼,一名選,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茶即古荼字。「益州」系西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建立滇國、封嚐羌為滇王,以滇池為中心,設益州郡。說明西漢時期,雲南就已種植茶樹。
225年(蜀建興三年)
諸葛亮孔明平定南中(從東漢末起,南中是全滇和黔西北、川西南的總稱)后,在南中地區倡導種茶,發展南中地區經濟,使南中茶子頗負盛名。
863年(唐懿宗咸通四年)
唐·樊綽正月二十九日著《蠻書》記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銀生是唐南詔國一節度府名,治位今雲南景東縣,轄今思茅地區、西雙版納州及臨滄市的南部,是有關我國雲南少數民族飲茶、業茶的最早記載。
1383年(明洪武十六年)
普洱治地改名普耳。
1573-1620年(明萬历年間)
普洱治地改名普洱,普洱茶因此而得名。《滇略》(1620)卷三中云:「士庶所用,皆普茶也。」這是普洱茶第一次作為專有名詞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