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5

調暢情志調攝精神 張騰:用中醫平穩血壓

2014-12-15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第二屆中醫養生論壇上,上海中醫藥研究院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所張騰先生介紹,作為一種常見病、多發病,高血壓病的發生與飲食起居,情緒變化,運動失宜等密切相關。中醫對養生長壽有大量論述,《靈樞》中的「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素問》中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呂氏春秋》中的「凡食無疆厚味,無以烈性重酒」,「凡食之道,無飢無飽,是之謂五臟之葆」等論述,《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更講述了四個季節不同的養生原則,凡此種種都是在告誡人們,要想健康長壽,祛病延年,必須保持安定情緒,注意調攝飲食起居,適度、持之以恆的鍛煉,循序四時和順陰陽之變化養生。張騰先生說,這些養生理論,同樣適用於高血壓病的預防。香港商報記者林濤

  調暢情志調攝精神

  現代實驗研究證實,高血壓病的發生與長期焦慮、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有較大關系,是最早確認的心身疾病。中醫很早就對情志致病、情志養生形成了較為系統的認識。后世醫家以此為基礎,多有發揮,將情志調攝做為養生防病的重要手段。按照中醫的觀點,七情內傷在高血壓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有很大作用:怒易傷肝,肝火上騰,血壓陡升。過喜傷心,心氣渙散,運血無力,瘀滯血脈致眩暈,發為本病。思則傷脾,脾失健運,水液代謝失司,蓄積體內,引起高血壓。肺主氣,司呼吸,朝百脈,主治節,為水之上源。悲憂損肺,一則可致氣血運行不暢,血脈阻滯發為眩暈;二則可使水液代謝失常,水濕蓄積,致眩暈發生。恐驚傷腎,腎精虧虛,水不涵木,肝陽獨亢,上擾頭目,血壓上升,發為眩暈、頭痛。由此可見,人體情志失調,每一條都與高血壓高度關聯。

  情志養生在高血壓防治中有重要意義。《上古天真論》指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突出了精神調攝、安定情志,對保養真氣、維持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張騰,如能牢記這16 字箴言,做到清心寡欲,淡泊自然,情緒愉悅,體內氣機升降運行和順暢達,陰陽和諧平衡,血壓也就自然而然地降至正常。

  調情志的具體方法無非靜神使思想安靜,神氣內持;御神善於駕馭、控制自己的精神,從容、冷靜地面對和處理各種事物;治神,藉助中藥、針灸等手段解除精神負擔,改善情志癥狀。容易出現情緒情志波動的人,就可以通過口服一些具有疏肝理氣、養心安神之效的中藥,如逍遙丸,天王補心丹等治療,也可以清心、理氣的中藥如玫瑰花、梔子泡水飲用。

  幾招小技巧放松身心

  生活中難免被各種情緒困擾,使血壓陡升,學會幾招小招數幫助自己平穩情緒非常重要。(1)頭部按摩:用兩手大小魚際按住頭部兩側揉動,由太陽穴揉到風池穴,然后改用兩手拇指按揉風池穴,以達到酸脹感為度。

  (2)干梳頭:取坐位,雙手食指彎曲,用食指的側面,從兩眉間印堂穴沿眉抹到太陽穴處,至少10 遍。將雙手手指微屈,先從前額發根開始,一寸一寸向頭頂和腦后推,邊推邊梳,也可以左右兩手互相交替反覆推梳5~10 分鐘即可。

  (3)揉搓指甲:在手的大拇指的指甲根部,以另一隻手的大拇指與食指夾住,轉動揉搓,然后,自指甲邊緣朝指跟方向慢慢地揉搓下去。勿用力過度,吸氣時放松,呼氣時施壓。可每日早、午睡前做3 次。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的功效。

  (4)摩浴涌泉穴:取坐位於床上,用兩手拇指指腹自涌泉穴推至足跟,出現局部熱感后終止操作,每日一至兩次。

  (5)音樂療法音樂作為自然的旋律,很容易進入人的心靈深處。在欣賞音樂過程中,能釋放其不良情緒,凈化心靈,調節心理活動,使人情緒穩定,改善對疾病的感覺,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合理飲食藥食兩用

  高血壓患者應選擇低鹽、低糖、低脂、低膽固醇、高優質蛋白、富含維生素的飲食,因為高鹽飲食是高血壓的重要誘發因素,高脂肪高糖會加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導致血壓上升。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注意鉀、鎂、鈣的足量補充,多吃香蕉、土豆、蝦皮等,晚餐宜清淡,并適當多飲水。張先生指出,對高血壓病、心腦血管病這類慢性疾病,應盡可能多地采用食療產品或藥食同源產品,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藥物對肝腎的損害,他推薦了6款降壓茶和8款藥膳,可酌情使用。

  順應自然,四時養生

  中醫講究「天人合一」,即人生存在大自然中生命活動必須順應自然界的各種變化。高血壓病患者必須了解四季的氣候特點,進行不同的飲食調護。比如目前是冬季,天氣寒冷,容易導致人體神經功能紊亂,使血壓升高。老年高血壓病病人要特別注意保暖,飲食上多喝雞湯,多吃瘦肉、海水魚和豆制品等可產生高熱量且營養豐富的食物增強對寒冷的耐受性、提高抗病能力。限制食量和熱量,控制體重。

  張醫生建議,冬季可喝黃精粥,既補脾氣,又有潤肺生津作用,但一定要忌食大補溫燥之品、慎喝藥酒。配合早睡晚起,避寒就溫,以養身體陽氣,保持陰陽平和。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