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5

潘毅論中藥:一草一木一太極

2015-01-12
来源:香港商报

  廣東中醫藥大學教授潘毅在近日深圳圖書館做「一草一木一太極」的演講。太極是中國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含義很廣,朱熹曰:「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潘毅說,「一草一木一太極」的論題從古人「推天道,以明人事」而來,就是根據天地自然規律,整理出一套模型,再把萬事萬物歸類放到里去,讓后來者推理。在演講中,他嘗試用「太極」這一天地模型指引大家認識中醫,包括生理、病理、診斷、治療、中藥。香港商報記者林濤

  一張太極圖,簡單又含義無窮,它與中醫有什麼關系?潘毅教授拿出一張太極圖分析。《黃帝內經》(靈樞陰陽系日月)中寫道:心為陽中之太陽,肺為陰(陽)中之少陰,肝為陰中之少陽,脾為陰中之至陰,腎為陰中之太陰。那麼,整個太極圖可看成是地球,橫線是地平線,少陽是黎明太陽剛剛升起地平線,太陽是正午時分,少陰是旁晚太陽下山時分,少陰是午夜看不到太陽,有月亮所以是太陰。在中醫中對應心、肝、肺、腎,這樣就給人體的器官定格、歸類。心像太陽,陽氣旺盛,能推動氣血運行,帶來光明,心主神明。少陽像東方剛剛升起的太陽,肝主生發。少陰是太陽落山,對應的是肺,肺主降;太陰是腎,腎是陰多陽少,所以腎陽很重要,物以稀為貴,其位置也很關鍵,腎在最下面,而陽氣是由下而上溫補五臟。潘毅教授說,有了這些基本的概念,就明白很多書中粗糙地把中藥按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劃分是太平面單薄了,其實中藥遠沒有那麼簡單。

  用藥在於補偏救弊調和臟腑

  中藥是植物,是天然生成藥物,不能像人工合成物,講化學成分,中藥主要講的是同相類比。在中醫看來,兩個物種在氣、味、色、形、質、性情、部位、所生之時、所成之地等方面有相同相似之處,那麼它們其他方面的性質也可能有相關、相同處。

  「凡藥之用,或取其氣,或取其味,或取其形,或取其質,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時,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勝而即資之療疾,故能補偏救弊,調和臟腑。」《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中講到的「氣」,可以理解為構成萬事萬物的原始基礎單位,就像西方認為的原子一樣。萬事萬物都是由氣構成,而人是得了天地中和之氣。人要是得了病,說明這個「中和之氣」走偏了,就要用自然界的其他事物的偏氣糾正人的偏氣。從五行的角度說,屬木者入肝、屬水者入腎、潤者走血分、燥者入氣分。潘教授提醒大家觀察,中醫中舒肝藥物很少動物藥,都是植物藥,因為木性舒展,調達舒暢,肝五行屬木,符合植物藥的特徵;而動物藥擅長的是活血,而非行氣。長得高的植物容易往上走,長得低的往下走的可能性更大。比如桂枝和肉桂都是桂樹的皮,桂枝是樹冠上的,所以它走人體的四肢與上部為主;肉桂是樹干上的皮,所以就走人的下部。類似的還有氣香入脾,氣焦入心,藥之頭入頭,干入身,枝入肢,皮行皮,紅花、蘇汁似血而入血之類等。這都是古代采藥者、用藥者在實踐中逐漸總結出經驗需要補益,首先考慮用植物的根、果實;要發散,就試下花和葉。

  氣象味象升降象用藥的考究

  太極圖也能運用到中醫中藥里。有四氣象、味象、升降象、色象、部位象、形狀象等等,可謂包羅萬象。四氣象中的四氣者,是溫、熱、涼、寒也,亦稱四性。分別取象於自然之春溫-少陽、夏熱-太陽、秋涼-少陰、冬寒-太陰,中藥是要區分寒涼溫熱的。味象大家比較熟悉:辛、甘、苦、酸、鹹。辛發散、行氣、活血、開竅;甘補、和、緩、解;苦泄(清、降、通)、燥;酸斂澀;鹹軟堅、下淡等。又有五味對五臟的說法:苦入心,辛入肺,酸入肝,鹹入腎,甜入脾。李時珍說,「升者引之以鹹寒,則沉而直達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則浮而上至巔頂」。比如治療頸椎病,醫生說泡藥的時候放一些酒下去,酒的作用就是把藥往上引。服用六味地黃丸、腎氣丸等,好的醫生會跟你說,和鹽水一起服用。至於升降象,中醫認為有藥質的升降、藥形的升降、部位升降和量的升降。「凡藥輕虛者浮而升,重實者沉而降。」植物的花、葉等是「輕虛者」,治感冒用桑葉、菊花、竹葉、銀花、蘇葉等,不是花就是葉。而果實類、根莖類的密度就較重,往下面走的比較多,礦石類、貝殼類也如此。《溫病條辨》中說:「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上焦是說的膈肌以上用藥,要如羽毛一樣輕。潘教授特別提到,這個量的概念跟西醫很不一樣,西醫講的是藥物在血中的濃度,而中醫不是。假如一個病人得了感冒,醫生開出銀花、連翹、桑葉、菊花各10克,3天之后病人復查,感冒好了一半,但還沒好徹底。這個中醫生要是沒學到家,把同樣的藥量再開大一半比如各15克,就不對了。量一加它不走上去了,就犯了原則性錯誤。對於植物不同部位的升降,清代吳瑭總結:「蓋蘆主生,干與枝葉主長,花主化,子主收,根主藏,木也;草則收藏皆在子。凡干皆升,蘆勝於干;凡葉皆散,花勝於葉;凡枝皆走絡,須勝於枝;凡根皆降,子勝於根……此草木各得一太極之理也」。用紫蘇舉例,蘇葉用來發散,治感冒;蘇梗用來行氣寬松;蘇子用來止咳平喘,發揮沉降的作用。中藥里清涼解表的藥常用的大約30味,最多的是花和葉,果實只很小一部分,如蒼洱子、牛蒡子、蔓荊子,而且這些果實要麼是有刺、有毛,或者很輕。道理就在於此。補益藥常用的也30多味,看不到有花,多的是葉,最多的是果實和根,還有部分動物藥。同時補益藥中是看不到礦石類的,因為礦石屬金,金有殺氣,補益性不強。

  湯散丸各有所宜服藥的講究

  中藥因時而生、長、化、收藏,四季所得之氣各异,其效亦异。所以中藥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徵是「時象」,包括藥物生成時、用藥法時、采藥法時等等。順時服藥是一件特別講究的事情。《古今醫統大全》中總結:春宜吐、夏宜汗、秋宜下、冬周密。《侶山堂類辯》曰「春宜用升、夏宜用浮、秋時宜降、冬時宜沉」。服藥有個前提,陽主升陰主降。用吐法最好是在春天,不是春天,早上也行;夏天適合用出汗法,比如說感冒發汗;通便下泄最好是秋天;補腎等最好就是冬天。一年四季和一天四時都是同格局的。如果你問一個中醫,該什麼時候吃藥?他說「飯前或飯后」這類的,他就不是真正的中醫。哪些藥物哪些時候用最合適,中醫全部都能推出來。潘教授一一列出諸多歷代大醫總結的中藥服用的講究:《神農本草經》中說:「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后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蘇沈良方卷一論湯散丸》中書:「湯散丸各有所宜……大體欲達五臟四肢者莫如湯;欲留膈胃中者莫如散;久而后散者莫如丸。又無毒者宜湯,小毒者宜散,大毒者宜用丸。又欲速用湯,稍緩用散,甚緩者用丸。此大概也」。這里「蘇沈」是蘇東坡和沈括,古代很多文人都懂醫,說明中醫是一個文化醫學,真正的代表東方文化的學問。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