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放開胸懷 全球攬才

2015-01-16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

  人口老化,是世界各地面對的共同難題﹔爭逐吸納天下才,則是各地政府惟恐落後的一致目標。剛發表的施政報告,就花了不少篇幅探究人口政策、人才政策。的確,吸引外來人才到港,不但有助紓緩人口老化更加有利增添經濟活力,進而促進民生改善。

  人才不足,不但會窒礙經濟,同時亦危及民生,影響經已逐漸浮現。舉其大者,當數建造業。眾所周知,本地建造業技術工人出現了嚴重的人手老化及短缺問題,這既推高了勞工成本,並很大程度推高建築成本,所以房屋、運輸等工程費用不斷飆升,兼且延誤了基建進度,即使工資再高也面對有工無人做之窘,連醫院、學校等招標工作亦受影響,可以說全港市民均受其害,又要捱貴樓、貴車費,很多公共服務的開展亦不得不一拖再拖,而經濟發展也同樣被拖後腳。其他例如醫生不足,也令醫療成本持續增加,醫生本身以至醫療體系亦恐不勝負荷。

  當然,培育本地人才誠乃優先考慮,當局經已針對加強本地人才培訓,例如增加相關撥款和培訓名額﹔不過,遠水難救近火,在不影響本地就業機會的前提下,適當引入外來人才絕對有其必要,包括工會在內實不宜過分高舉保護主義,尤其建造業等問題經已非常尖銳,否則每一市民都要繼續承擔人才不足的沉重代價。

  除了建築行業等個別範疇之外,當局還應全面吸引不同類型人才來港。要紓緩人口老化問題,不應只側重於人口的量,僅僅着眼供養比率,更應重視到人口的質,才可更好確保整體經濟及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施政報告所提兩項新措,一是吸引移居海外的港人二代回流香港,二是制訂人才清單,聚焦吸引高質人才,無疑是更積極爭逐人才的嶄新嘗試。有鑒過去來港新移民絕大多數都以解決家庭團聚的單程證為主,每年人數高約四五萬人,雖則近年在學歷和年齡上均與早期大為不同,但跟專才優才還是不能相提並論,後者年均就僅涉兩萬多人,反觀新加坡卻是香港的三四倍之譜。所以,當局應可考慮適當降低人才來港門檻,畢竟現時規限實嫌太高。至於投資移民更無必要一刀切暫停,不應將有利實體經濟與市民就業的投資者和實業家拒諸門外。的確,即使投資移民剔除物業計算,新移民來港租賃置業多少都恐推高樓價,無可避免帶來負面影響,但斬腳趾避沙蟲的做法肯定不利本港長遠發展,包括應對人口老化方面,因為樓市問題只屬暫時性,「雙辣招」經已趕絕外地炒家,當局亦正積極增加房屋供應,而人才一旦捨港他投定居下來,就難重新考慮香港了。

  發展經濟靠人,任何經濟體的崛起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人才。所以,全世界都在爭逐人才,香港實不應該反過來向人才封關設鎖。放開心屝,懷抱全世界人才,才是有利香港經濟民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香港本來就是一個國際都會,除了要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國際金融中心的聚寶盆角色,也應致力打造成為世界人才蜂擁而來的聚才盆。人才對香港的「趨利」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只要當局有效做到「避害」釋除疑慮,相信市民一定歡迎人才來港,而人才亦會更樂意來港的。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