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別讓金融“活水”堵成“遠水”

2015-05-21
来源:人民日報

  “廣義貨幣總量超過120萬億元,我們卻難分一杯羹!”

  融資難是世界性難題,中小微企業喊了很多年。最近一年多來,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雙升”,銀行惜貸現象抬頭,“小微”們呼聲尤其高。

  全面深化改革力度前所未有的今天,一塊錢都可辦公司,“借一塊錢咋這么難”的嘆息,為什么還在刷爆小微們的朋友圈?

  “上面制定的‘解渴’好政策,不少還‘堵在路上’,焦渴的小微們只能‘望梅止渴’。”一些業內人士和專家的分析一針見血。

  例如,去年11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改進商業銀行績效考核機制,防止信貸投放“喜大厭斜和不合理的高利率、高費用。時至今日,不少銀行的小微貸款從業人員說,切實可行的“盡職免責”實施細則,還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又如,小微企業融資難,表面上看是缺錢,實質上是缺信息、缺信用。加強增信服務和信息服務,是破解之招。但在不少地方,工商、稅務、質監、公安、房產等企業信息,跨越部門壁壘的互聯互通還“在路上”。

  如何突破“中梗阻”,打通小微融資困局的任督二脈?

  今年開始,天津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營造金融“小氣候”,前3個月小微企業貸款新增量比去年同期成倍增長,“以前貸不到款的,現在貸到了1小微融資的天津試驗,發人深思。

  風險補償,天津不是第一個吃螃蟹者,但稱得上是“蠻拼的”。這不僅因為籌集的60億元資金規模全國罕見,更在于“不見效果不撒手”的組織落實力度罕見:天天有人去想、去盯、去落實,對工作進度每月都通報排名……壓力之下,有人感嘆:“快被逼瘋了1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沒有抓鐵有痕,再多真金白銀的政策,也是“玻璃柜里的蛋糕”,看得見吃不到。面對經濟新常態,百舸爭流的新的進發中,也不乏隱憂:“曾經在以往高速增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一些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處于不知所措甚至懈怠的狀態。”這當引起注意。

  簡政放權,簡出效率,放出活力。大道至簡,深入人心,但誤讀也有:一放了之,為官不為。殊不知,“簡”是“居敬行簡”,而非“居簡行簡”,對“為”的要求不降反升。

  例如,扶持中小微企業,是各國慣例。面對商事登記便利化改革中呱呱墜地的小微“嬰兒潮”,營造陽光雨露充分的生長環境,已是政府的當務之急。

  但助小微,并非“小兒科”,習慣“分錢分物”“扶大扶強”的地方部分職能部門管理者,面臨轉型之惑。

  拿融資支持來說吧。政府直接插手銀行放貸、拉郎配的老辦法,最簡單,但不能用也不太管用。天津首期歸集的風險補償金中,10億元來自市有關部門的專項資金,如果仍像過去直接補貼給企業,面對幾十萬嗷嗷待哺的小微們,應是杯水車薪。

  用市朝的手段解決市場辦不成的事,說起來也不復雜,比如將扶持資金“撥改貸”,轉作風險補償基金,用“四兩撥千斤”的杠桿,撬動數倍的銀行貸款。但做起來不簡單,顛覆的是以審批制為核心的管理方式,意味著“管錢管事”的管理者,少一些坐等上門、“說一不二”的權力任性,多一些走門串戶、“七上八下”的服務意識,讓銀企雙方自覺隨“有形之手”起舞。

  細細想來,小微融資,最缺的,有時候,不是錢,也不是制度,而是如何放下“放不下的‘官念’”。其他“中梗阻”,何嘗又不是如此?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