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改善香港青年「無力感」

2015-10-10
来源:香港商報

  亞洲兒童教育協會 梁思韻

  最近有組織研究報告發現,香港青年認同服務社會的價值,但與此同時,他們認為自己聲音弱小,無力改變社會政策。青年對參與公共事務存有無力感,躊躇駐足,對香港整體發展影響深遠。青年是我們的將來,為何他們卻有無力感?是有心無力還是妄自菲薄?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創研庫早前就青年參與公共事務作出研究「誰願意參與公共事務?」,從報告中或可找到箇中奧妙。

  受訪者超過六成對香港有歸屬感,亦喜歡參與義務工作及關注公共事務。曾在校擔當過學生崗位青年,有較高比例願意參與公共事務。青年應從小開始,培養參與義務工作,將來才有所作為。但值得關注的是,六成多受訪青年認為自己影響不了社會政策。與他們不信任政府、不喜歡參加建制平台甚有淵源。相信這是因果關系,青年對政府缺乏信心、不信任政府,更加不相信自己意見能被權力人士接納。因此,社會誤解了青年缺乏見解、是破壞香港的壞分子,相信滋事分子只是小數目。

  過去數年的香港青年參與社會運動人數不斷攀升,如:2006年保護天星碼頭運動、2011年菜園村事件等催生新一代關注社會、民生問題。2009年開始教育局落實推行通識科,讓青少年對社會現象更加有所認識。外界錯誤責難教育局推行通識科導致社會動蕩行為。

  然而這世代已不能用「斬腳趾,避沙蟲」的鴕鳥政策,須積極面對問題。難道我們在校不提社會發生的事情,學生就接觸不了嗎?這和把學生困在象牙塔內有何分別?通識科推行方向正確,亦一改全港學生以前常被外界批評新一代對社會冷漠的形象。我們應把重點聚焦在當社會問題出現,學生應如何理解事情,如何想出對策幫助香港發展得更好,作出貢獻才是上策。

  21世紀是互聯網、社交平台世界,當青年無助感、無力感日益俱增,青年投向政府架構外公眾平台發聲,如facebook、網絡群組、微信等,實屬正常。但網絡中的虛擬世界,論道只需三言兩語、不需深度。這種沒有紮根的公民價值亦不會結出好果子來。建立青年正確使命感,是每個人的責任,無人能獨善其身。筆者在此有幾個建議:其一,上面提過的調查也顯示,青年在學時如曾擔任義務崗位,將來願意參與公共事務比率也大大提高,全港多個制服團體如童軍、交通安全隊、醫療輔助隊等應多加在校宣傳,招收更多學生加入,從小培養責任感、領導才能。其二,人才是不能一朝一夕培養出來的,讓青年認識政府「熱廚房」運作,循序漸進,有助青年正確解讀推行政策。富經驗政治人才積極培養接班人,薪火相傳,共建良好政治生態。另外,過往通識科教師反映有關時事、社會問題資訊不足,很多時教師只能在網上搜尋相關資訊,來源無從稽考,有時不能避免部分教師偏頗地選擇教材。望教育局及不同機構為社會爭議性議題提供多角度資料。

  青年是我們的希望,同時需要各界栽培才能成就大業。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