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誰說TPP對中國肯定是壞事

2015-10-10
来源:中國證券報

  對中國經濟而言,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簡稱TPP)是一個嚴峻挑戰,必須審慎應對。但一些人言之鑿鑿地認為,這將是中國經濟的末日,顯然是夸大其詞,更是嚴重地低估了現實的復雜性和中國的應變能力。

  從表面看,TPP標志著一個世界上最大自貿區的誕生,經濟規模占到世界總量的40%。但TPP對中國經濟的沖擊,必定是有限度的。這主要基于三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經濟總量不等同于相關貿易。TPP只約束12個締約國間的貿易。而這12國內部貿易還不及中國一家的外貿總額。對TPP中的日本、澳大利亞、越南等國而言,中國都是第一大貿易伙伴,也還是美國和加拿大的第二大貿易伙伴。TPP即使大大利好12國內部貿易,但他們與中國貿易同樣不可或缺,因TPP出現嚴重倒退,對這些國家自身經濟也是重大沖擊。

  第二,中國制造的競爭力,不僅僅是價廉物美,還有較好的營商環境及產業鏈的完整。不然,墨西哥早就與美國締結有特殊貿易關系,為何在很多領域競爭不過中國?同樣的,東南亞很多國家成本已低于中國,但很多轉移過去的工廠還是要回流中國。TPP會利好一些國家,會給中國制造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但應對得當,肯定不是滅頂之災。

  第三,盡管中國經濟治理中有頗多值得改進的地方,但能維持30多年的高速發展,政府的有為不容否認。當然,有些措施需要改進,壟斷問題需要解決,但它擁有的應變能力,超過世界大多數國家。過去30年,中國崩潰論已風行過很多輪。但至少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

  其實,換個角度看,TPP對中國何嘗就沒有積極意義?可預見的至少有三點:

  第一重積極意義,鞭策中國尋求規則制定權。

  按照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說法,之所以推出TPP,原動力就是對中國規則制定權的恐懼——“當超過95%的潛在客戶生活在我們的國境之外,我們不能讓像中國這樣的國家書寫全球經濟的規則。”

  一個規則的制定,關系到一個產業的繁榮還是衰亡,關系到幾千億美元乃至過萬億美元的走向。正是因為美國主導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所以美元成了無法撼動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國獲取了豐厚的鑄幣稅。

  美國看到了挑戰。“一帶一路”的出臺、亞投行登場以及金磚銀行、絲路基金的亮相,都充分說明中國正參與制定國際規則。雖中國領導人反復強調,中國不會挑戰國際秩序,但不合理的秩序顯然需要恰當改變。

  TPP是按美國規則制定,但這勢必刺激中國制定出更多因應規則。競爭必然會提升博弈水平。TPP談判已推動中國和韓國、澳大利亞締結較高水平自貿協定,在多邊領域,中國與周邊國家的自貿談判也在加速進行。

  第二重積極意義,促進WTO改革求變。

  TPP粉墨登場,固然有美國制衡中國的戰略考慮,但客觀上,也同世界貿易組織無所作為有著密切關系。

  以削減貿易壁壘為任務的多哈回合,雖談判十來年,但進展極其緩慢。南北矛盾尖銳是根源。發達國家希望發展中國家開放工業品和服務市場,發展中國家則要求發達國家降低農業補貼并開放農業市場。多邊妥協的談判機制,更使各方互不相讓,扯皮也就沒完沒了。

  也難怪《金融時報》驚呼:正當全球經濟需要強有力的引導之時,WTO卻形同虛設,“以至于在某些時候,WTO不過淪為雙邊貿易訴訟的仲裁機構”。

  盡管美國有私心,但TPP在環保、勞工、原產地和政府采購等很多領域的高標準,還是體現出自由貿易的本質,有助于促進世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TPP由此被認為是“升級版的WTO”,不是沒有一點道理。WTO要不被邊緣化,就必須有大動作。

  第三重積極意義,倒逼中國加快改革。

  對中國和世界很多國家而言,重大的改革往往必須在一定壓力下才能實現。從這個角度看,TPP是重大挑戰不假,但對中國深化改革也未嘗沒有積極意義。

  如上所述,TPP一些條款,雖然嚴苛,但也不無可取之處,可以說給改革中的中國樹立了標桿。中國與其他國家締結自貿協定時,肯定也會有所參考。同時,越南作為與中國國情類似的國家,如何轉型適應TPP,更好比是給了中國一個絕好的觀察對象。

  而且,TPP不僅僅只是貿易,還牽涉到外交、內政等很多深層次問題。坦率地講,有些領域改革之所以在中國裹足不前,原因不外乎是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有了TPP的嚴峻挑戰,相關領域必須加快改革。

  TPP不是洪水猛獸,更多是一種鏡鑒。它提醒中國,不進則退,當下要做的,就是研究新規則,適應新規則。更重要的則是,引領并制定符合中國利益的國際新規則。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