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菁城子:中國需要一場大幅減稅

2015-10-12
来源:新京報

  簡政放權,刺激經濟,應從稅收問題上開始解決。中國需要一場全面大幅的減稅改革,刺激私營企業恢復活力。

  8月份財政數據公布,媒體用“收支增速逆差”予以概括,初看時不明就里。什么意思呢?8月份全國財政增速降至6.2%,支出增速則高達25.9%,而在6月份時,財政收入增速還是13.9%,支出增速則是13.9%。

  增速都是去年同比,換句話說,財政收入還在增長,只是增長幅度降低,這是經濟增長放慢的印證。財政支出還在大幅擴張,這個趨勢的結果是財政赤字持續擴大。錢不夠花能怎么辦?無非是兩條:大印鈔票,制造通脹;繼續加稅,用以彌補虧空。加稅的代價是經濟更加缺乏活力,稅越收越少。經濟放緩很大程度是稅負過重的結果。

  2012年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謝旭人發表文章稱,過去10年全國財政年均增長20.82%,而同期中國GDP增長平均速度只有10.7%,政府收入遠高于經濟增長。去年以來中國經濟不景氣,財政收入增長速度仍然遠高于經濟發展本身。政府并不具有造血能力,其收入增長代價是資本減少,損害經濟長遠發展,通過財政支出刺激經濟增長,這是剜肉補瘡的短視行為。可惜這種觀念并不占主流。每遇經濟疲軟,政府第一項應對是貨幣寬松,第二項就是積極的財政政策。

  無論財政部門還是被供養部門,他們都有共同傾向:年底有節余就努力花掉,以免第二年預算減少。財政支出增速遠遠高于收入增速,這符合花錢部門的邏輯。誰會想到為別人省錢呢?

  中國的企業稅負處于偏高水平,加上隱性稅收,社保支出,企業負擔非常沉重。稅收和支出持續增長,這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沉重負擔。企業扛不住高稅負,這不代表它就缺乏效率。長期競爭的行業環境下,存活下來的企業競爭力都差不多,平均利潤率也不太高。重稅只是一陣胡亂通殺,逃稅漏稅者生存,本分守法的商人被趕出市場。稅收往往起到逆淘汰作用,很多國企缺乏市場競爭力,常年負債,卻能經常性獲得補貼和貸款,它們對稅收增長并沒有深刻痛感。私營企業則很容易被稅收逼死。

  這種靜悄悄的國進民退一旦成為大勢,整個經濟環境勢必惡化。

  目前中國需要一場全面大幅的減稅改革,刺激私營企業恢復活力。一些不必要的政府項目應該停止,冗余人員裁撤,通過減少財政支出來緩和赤字壓力。即便一些支出暫時無法削減,也不應謀求增稅解決。增加城市土地出讓,售賣低效國企,減少對企業補貼,削減一些過度的社會福利,這些都是維持收支平衡的正確手段。政府開支若是無底洞,其代價是稅收不斷攀升。這些弊病在歐洲已經上演。

  “小政府,大市場”是1990年代被廣泛宣傳的口號,現在卻在飽經批判,很多人開始擁抱“強政府”。強政府是有代價的,高稅收就是第一個不可承受的后果。簡政放權,刺激經濟,應從稅收問題上開始解決。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