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QE後的美聯儲已陷入“零利率陷阱”

2015-10-20
来源:新京報

  繼9月初美聯儲決定推遲加息步伐後,10月美聯儲內部對加息分歧凸顯。在習慣引領全球央行進入降息通道的美聯儲,為何在加息上屢屢遲疑?

  美聯儲上一次上調利率,還是在九年前的2006年6月。而過去6年多以來,美聯儲非但推出了幾次QE,而且基准利率接近零,以此來振興美國經濟。迄今,美聯儲雖然退出了QE,可依然保持了近零的基准利率。今年9月,美聯儲結束會議後,依然宣布利率保持不變。

  但此前美聯儲接近零的基准利率政策,並沒有達到所期待的通脹水平。與此相反,如今美國通脹率跌至了2008年以來新低點。今年以來美國通脹率最高也只有0.2%,9月份僅錄得了零(2014年為1.6%)。這些在經濟學上已經可以被定義為通縮。

  此外,低利率造成了中國和歐美普遍的高債務水平,近期許多大公司都在裁員,尤其是金融業。比如,眼下美國的失業率已下降到5.1%,但是勞動參與率也下滑至10年最高紀錄。

  這些都在說明,美聯儲已經陷入了“零利率陷阱”,原本失業率和通脹水平應該成負相關,然而美國目前的低通脹(甚至通縮),以及實際失業率依然高企、新增的工作也多半兒只是低質工作的現象,已經說明對於美聯儲來說,在年底之前,很難做出升息的決策。

  在多年的量化寬松政策引導之下,人們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固有意識:利率應該維持在低位,以便刺激消費支出和提振經濟。但實際情況卻是,一個平衡的消費支出和個人儲蓄,對健康的經濟很重要,不能只為了刺激消費,就犧牲存款或債券投資人的權益。

  舉例來說,消費支出對美國經濟的貢獻度高達70%。在蕭條期,消費需求可因消費者的信心,以及政府的刺激政策而被推動。但實際情況卻是,在經濟複蘇的初期,貢獻經濟的主力不是消費支出,而是企業生產、資本形成和建廠需求的增加。

  而在經濟下滑期間,消費支出的增加確實可以提振經濟,但相比高消費的驅動,高儲蓄率卻可在經濟持穩後注入企業投資所需資金。一旦消費者過度消費,便會導致儲蓄不足和潛在投資資金不夠,進而影響經濟的長遠發展。

  另外一大誤區是,人們已經普遍認為,一旦央行升息,經濟增長將下滑。但驅動利率漲跌的供需面因素,主要是通脹和貨幣政策。當經濟顯示強勁改善的訊號,央行覺得有必要升息以防止通脹飆升。而且高利率可遏制金融泡沫,使資金流入基礎建設和發展新科技等具有生產力的產業。

  其實從美聯儲目前的加息困境中可以看到,過去六年依靠不斷量化寬松“放水”的央行正在嘗到其依賴貨幣工具刺激經濟的後果;至於被“帶溝裏去”的其他各國央行,在美聯儲之後,恐怕也將相繼面臨同樣的困境。 (作者:陳思進)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