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 潘錫堂
頂新劣油案前董事長魏應充等六人一審獲判無罪,民意沸騰,藍綠各政黨及其參選人紛紛支持檢方提出上訴,除痛批魏應充等人,也咒罵本案法官與臺灣的司法。由於判決結果與社會預期落差太大,研判已對國民黨的選情造成一定沖擊。
判決結果不符社會預期
原先檢方依食管法之摻偽假冒罪與加重詐欺罪起訴六名被告,并分別求處18年至30年不等的刑期。但法官認為檢方無法舉證頂新油品是不能食用的劣油,且其油品符合食用油之規範,故被告均獲判無罪。
此次判決結果與社會期待落差太大,司法審判本應謹守罪刑法定原則,但成熟的法治社會所賴以建構的基礎,在於人民的法律情感,而法律情感更是維繫社會公平正義不可或缺的養分。此次一審承審法官認事用法即使有所本,但判決背離了人民的情感,傷害的將是人民對司法的信賴。可見頂新案的一審食安判決,暴露司法在此方面的不足與無力。
盡管魏應充等人一審獲判無罪,但從頂新油品產制過程的不堪,遭全民唾棄而退出臺灣油品市場,魏也退出味全經營團隊,其個人形象之崩壞、企業社會責任之蕩然無存,都已難再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尤其,彰化地院認定現行食管法只規範食用油產品,未規範食用油的原料來源,更暴露食管法有不足與改善的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頂新劣油案自去年爆發以來,引發輿論痛批與民間發起「滅頂」行動,執政的國民黨也遭到波及,去年底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慘敗,一般咸認頂新案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而魏應充等人一審獲判無罪,是否會應驗了臺北市長柯文哲所說的「最大的催票行為」,頗值關注與檢視。
國民黨須為選情止血
尤其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主政當局與人民之間信賴的基礎,復以司法權也是公權力的一部分,必須向全體人民負責,不可恣意妄為。然而,臺灣的司法案件動輒遭到以政治角度來檢視,使得頂新案不僅是司法問題,更淪為政治問題。盡管朱立倫、蔡英文在獲知該案一審判決無罪后,均支持檢方上訴,但人民通常對判決的不滿,都會把憤怒不平之氣出在主政當局的身上。再加上蔡英文藉此加油添醋式地批判馬當局「沒有能力維護食品安全,連懲罰廠商的能力也不足」,很可能會左右不少選民的視聽與判斷,只要司法判決不公,許多選民就常會誤以為是主政的國民黨在操控司法,再不然就自以為國民黨主政當局無能。更何況,司法在廣義的認知上仍被視為主政當局的一環。
在民進黨藉此「追打」國民黨及社會與選民之普遍「認知」下,如何將「一審均獲判無罪」對國民黨選情的沖擊降至最低,應是馬當局及國民黨方面的迫切要務。筆者認為,馬當局及國民黨方面,除了支持檢方上訴之外,更應協助檢察官蒐證再上訴,尤其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已火速提出食管法修正草案,增列食品原料經輸出地官方證實非屬於食品用途就不得制造,將原料管理明確「入法」,藉此,進一步限縮法官的裁量權,緊急為國民黨受到沖擊的選情「止血」。當然,國民黨為了強化「止血」的效果,也可考慮舉證綠營往昔自行的爆料「民進黨長期有拿魏家的政治獻金」,從而反制民進黨本身與頂新的密切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