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葉檀:在不成熟的市場高杠桿是致命的

2016-03-10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曾經,A股市場最大的弊端是場外加杠桿,加到無法控制的地步。筆者親眼看到,一個小報攤支個木板,上寫著可以融資。接到的融資電話更是不計其數,或者是成為銀行的中介,或者是理財公司的中介,這說明中國在水面下的一大筆錢有自己的財富邏輯,要撬動某個市場是非常容易的事。

  有人可以拿到機構的資金,有人可以通過高息獲得草根人群的資金。而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這些資金積少成多、聚沙成塔,迅速影響某個市場。

  與此同時,監管是滯后的,去年股災之時,不知道場外杠桿有多高,今年一線城市與核心城市樓市價格節節攀升,仍然不知道場外杠桿有多少。

  大風起于青萍之末。去年7月,王新宇發表了文章《明年目標過萬億:神一般的鏈家“自宮”后就能飛嗎?》分析的是鏈家模式,當時這些模式就處于暴走狀態。2014年二手房中介銷售額2600億元,今年預計將達到6000億元,明年目標要達到過萬億。超過行業老大萬科年銷售額。

  根據當時的北京二手房交易行情,鏈家的交易手續費是2.7%,2000億元的收入,帶來的交易費用是54億元毛收入。另一篇文章《鏈家“自宮”誰會死?》江湖流傳,文章中透露出一個小秘密:鏈家金融很是了得,僅此一項“副業”年收入高達40億元,中介交易監管資金常態下沉淀額超過200億元。按照這個數字計算,中介收入的毛收入有至少60%以上作為傭金支出,由于區域差異,有地區的傭金比例還要少于這個2.7%,剩余部分要支持擴張的鏈家門店體系。

  去年已有人對擔保、理財等合于一體的模式提出質疑,房地產自融自銷是條高風險之路。中原地產張大偉表示,鏈家的閉環對行業有三大影響:1,定價權一家獨大;2,企業利益最大化,在一條產業鏈獨大完整交易過程中,所有的服務都是為了利潤最大化,比如首付要做資金池,資金池的錢用來給購房者做首付貸。這樣的模式必然會導致客戶服務出現問題;3,一旦出現風險,可能就是巨大的風險。一旦房價下跌、理財收益率下行,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很可能都會因為缺少監管而出現大的問題。

  鏈家現在否認了這些指控。類似于鏈家這樣的模式到底有多少家,場外資金到底有多少,我們只能靠推測。

  在封閉鏈條中,理財產品與資金對接,資金與樓市交易需求方對接,通過控股的或者相差的保險機構進行擔保,最終通過房產質押、短期周期等方式控制風險,其實是把傳統的民間高利貸核心模式復雜化了之后搬到網絡上,搬到房地產行業中。

  從2014年年底開始模式興起,到現在沒有一個部門為這些模式表態。直到2016年3月9日,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才在政協小組會討論時表示,解決目前的一線住房上漲問題,需要一些綜合措施。央行正與住建部、銀監會等部門商量,準備開始對一些房地產市場、房地產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參與金融業務進行治理,若沒有資質,將不能跨界經營。有表態比沒有好。

  高利貸模式在互聯網金融下流入股票市場,成為股災的起因之一。

  2015年A股劇烈震蕩,大漲后暴跌,但融資再融資創出新高。據Wind數據顯示,2015年有586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向增發,規模超過12174億元。這兩組數字均創出歷史新高。以“變動截止日期”作為統一口徑,2015年1175家上市公司大小非在2015年合計減持金額高達456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100億元增加了一倍多,同時創下A股史上的新高。而通過違法的資金進出、程序化交易,伊世頓公司獲得了數千倍收益。

  2015年盡管是震蕩年,卻是大小非與上市公司融資的豐收年,根據歷史數據,這樣的豐收與上市公司業績與投資回報的關聯性不高。

  在不成熟的市場,加杠桿是致命的。杠桿加得越高、市場越瘋狂,結局越悲催。股市如此,樓市也是。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