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圈養,害怕自由

2016-07-04
来源:香港商报

  圈養,害怕自由

  潘浩宇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到,促成自然界物種的進化有兩種方式,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在優勝劣汰中,適者生存。他還提出,用進廢退的原則,即是物種的技能越使用就會越進步和熟練,不用就會退廢,這方面長期被人類家養的鸡,翅膀的退化就是一個好例子,鸡飛狗跳的鸡其實不會真飛起來。人類的家養和馴化,使得自然界的動植物的生存發生了革命性變革,使得依賴和規訓人類社會取代了獨立和自主在自然野外生存。這部分被圈養的動物,它們如果被一些不明就里的人類隨意放生的話,那麼它們在殘酷的自然生態法則下面,基本是無法存活,比如內地媒體披露的,2016年4月初,北京懷柔曾放生大批人工飼養的狐貍,之后不僅導致了很多村民的家禽被咬死,狐貍也被大批餓死。針對這些被圈養的動物來說,大自然已經不再是它們的家園了。聖埃克蘇佩里在《小王子》書里寫到,當狐貍被小王子馴服之后,小王子需要對狐貍負責。同理,被人類圈養的動物,人類同樣需要對它們負責。內地日前出台了對任意放生動物、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對動物放生行為從法律上進行了嚴格的規範。這里需要說一下,這個保護條例不僅只是針對家養的動物,還有其它外來的野生物種。

  適者生存變相演繹

  《逃避自由》一書提到,人們會在各種繁多的自由選擇中,迷失自己,導致出現一種逃避自由的情况。比如對圈養的動物來說,廣闊天地的大自然自由和被人類馴養的舒適,它們既然被動不自覺地擁有了后者,它們就主動失去了前者。或者退一步說,在被動選擇人類馴化的過程中,這是它們能夠找到的最大程度利己的最優選擇,這也算是一種對適者生存的變相演繹吧。圈養的動物,擁有的是人類社會下的自由,失去的是在自然界的野性自主,人類隨意放生這些長期被馴服,完全失去野外生存能力的動物,不是對它們的一種悲憫,而是對它們進行一種拯救式的殺戮,這樣的放生就是一種殺生。在曾經的計劃經濟年代,規訓和依附於單一經濟體制的人們,這方面比較典型的就是目前中國東北地區國企的職工,如果這些被體制圈養的員工,沒有具備在體制外生存的能力,那麼這些人在脫離了體制后,生存挑戰面臨著和圈養動物同樣的問題,面對風險和未來的不確定,可以肯定地說,也害怕自由。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