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安生
一直以來,香港的債券市場規模小,成交少,細小的債市成為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一大缺陷,對此,港府和香港金融業界對扶持香港債券市場一直抱持極大熱情,但卻苦於找不到突破口。近年來,特區政府和香港金融業界也想了不少辦法積極培育香港的債券市場發展,譬如,人民幣點心債短短幾年時間已經突破4000億元規模;再如,港府在發展伊斯蘭債券方面也邁開了可喜的步伐,此外,港府還在近幾年每年向香港市民發行近百億規模的與通脹挂恥的iBond債券等等。
但是,毋庸置疑,較之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來說,債券市場的發展仍然屬於一條短腿,近年來雖然有所起色,但仍然沒有像股市那樣形成國際性債券市場的氣候。總的來說,香港債券市場的規模仍然偏小,缺乏實體經濟作為支撐,可選擇的產品不多,投資者有限,流動性不夠等,如果仍然按照目前的發展思路,香港的債券市場要想有大的突破將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因此,香港債券市場發展必須另辟蹊徑,揚長避短,發揮背靠內地的獨特優勢,方有可能產生飛躍式的發展。
2016年11月29日,香港金融發展局發布《有關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債券通)的建議》,探討內地及香港零售投資者在「滬港通」模式下,相互直接投資對方的債券市場。債券通與股市的互聯互通相近,投資者的資金需在跨境債券銷售后匯回內地,而債券也不能轉倉到債券通以外的戶口,避免資金流出境外作其他用途的機會。
金發局的這一報告富有建設性,對香港債券市場發展來說不失為另辟蹊徑的創新思維。首先,香港債券市場的發展必須依重龐大的內地債券市場規模,目前,內地債券市場規模在全球排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日本,而且,內地債券市場發展方興未艾,潜力巨大,前景看好。但是,很長時間以來,內地債券市場也存在明顯的缺陷,其中封閉性是其明顯的問題所在,從而導致海外投資者對內地債券市場的投資需求疲弱。這種局面內地正在想方設法加以破解。可以說,香港與內地之間實現「債券通」雙方都有需要,而且相關條件也日趨成熟。如果香港與內地交易所之間的場內交易機制沿用「滬港通」的運作模式,在技術上是十分可行的,不存在任何障礙。
雖然香港與內地之間達成基金互認已經一年多,但在內地銷售的香港基金僅有6隻,其中只有2隻能投資於定息產品。面對內地債券市場的大開放機遇,可以說,借鑒「滬港通」和「深港通」的模式啟動香港與內地之間的「債券通」將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