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民主300+」應盡力釋除疑慮

2017-03-09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秘書長 陳振寧

  近日「民主300+」就投票策略舉行會議。據報道,該批選委的共識是將所有選票集中投給一名特首候選人,而該候選人將會是在「民投」中獲得最高支持度的人。「民投」計算候選人支持度的方法是要求每名參加者表態支持或反對某候選人,以候選人的支持率跟反對率相減后的凈值作比較。

  投票策略引質疑

  這個決定對不少熟悉政治的市民來說,理應有不少疑問:一是提名期結束前,不少泛民選委質疑積極參加「民投」以爭取提名但最終「失敗」的參選人的參選動機,部分更不理會「民投」的提名結果公布已表態傾向提名某名參選人。然而此時「民主300+」卻「重視」「民投」結果,予人有「民投」配合其立場時便大力提倡,不配合時便棄之不顧的感覺。

  二是為何選用「民投」的結果,而不是其他民調的結果,難道其他機構的民調的公信力均不及「民投」?或「民投」的問題設計較符合「民主300+」的「口味」?抑或「民投」參加者的類型已可預期,更或是其他原因呢?

  三是為何是投給最高支持度的候選人?選票分配有多種方法:可以把所有選票集中在最高支持度凈值候選人身上,或兩位較高支持度凈值的候選人,或按支持度凈值的比例分配其選票,以上三種方法其實均可考慮。

  四是何謂最高支持度的候選人?「民主300+」參考的是每一位候選人的支持度凈值。此支持度凈值的問法常見為調查機構詢問受訪者對於政治人物執政期間的表現是否滿意,這跟現實投票方式差距甚遠。現實中,選民是在眾多候選人中投給自己支持的一位,而并非就每一名候選人表態。選民要考慮的因素涉及比較候選人之間的優缺點、勝算等,例如選民都支持三位候選人,但是若然他們只得一票,那麼他們要比較三者的能力、魅力、經驗等,從中選出一位最支持的候選人。因此,根據「民投」的支持度凈值而決定「民主300+」的選委應投給哪一位候選人,無法反映市民在三名候選人的比較偏好,并且在邏輯轉駁上出現明顯問題。

  無法反映民意

  不知為何「民主300+」偏好此種遠離選舉現實、市民較難理解的「民投」結果。加上過去一段時間,民調結果顯示某名候選人/參選人的個別支持度凈值跟緊接的候選人/參選人的差距極遠,但是當數名候選人/參選人的比較下相距大幅收窄。這些情況下,「民主300+」難免令人感到他們好像已有投票傾向,只是利用「民投」為自己找「下臺階」。

  必須強調,筆者對以上問題均無答案,只是提出一般市民會有的疑問。強調「反操控」的「民主300+」可在更多平臺解釋原因,令市民釋除疑慮。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