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日下調中國內地主權信用評級之後,穆迪再於昨日淩晨將香港主權信用評級下調一級。至於作出決定的原因,穆迪稱主要因中國內地與香港在經濟、金融及政治的緊密聯繫,中國的信貸趨勢將會繼續對香港造成重大影響。簡言之,即是香港被內地「拖累」了。
無疑,隨著內地經濟的不斷開放,粵港澳區域的加速融合,香港與內地的經貿聯繫正不斷加深。但在全球化合作水乳交融,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發動機的今天,又有哪個國家或地區不會受到中國的影響?如穆迪這樣依靠簡單化的推論,並未深入了解兩地經濟合作中的結構性細節,便很容易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所批評的那樣,陷入「機械式」、「缺乏理據」的錯誤之中。
顯然,穆迪調低香港評級的決定,無法得到現時經濟基本面的支持。今年一季度,香港GDP錄得4.3%的升幅,不僅延續了去年二季度以來的強勁復蘇勢頭,更創下了2011年二季度以來的新高,預計今年實現2%至3%的增長是大概率事件。分項來看,今年一季度香港整體貨物出口實質按年增長9.2%,服務出口增長2.6%,均較去年有明顯擴大;私人消費開支增長由2016年1.8%上升至3.7%,投資開支更由去年的微跌,扭轉為首季大漲6.4%,股市、樓市等資產價格不斷創高位,旅遊、零售等支柱行業也出現明顯恢復。相較之下,香港銀行體系的不良貸款率僅為0.81%,除了低於過去20年的平均水平,更遠遠低過美國、德國等地。可以說,香港的金融體系正處在史上最穩健的階段。正如陳茂波指出,穆迪忽略了香港擁有的良好經濟基礎,穩健銀行系統,完善的金融監管制度以及健康的財政狀況。這些條件均令香港有能力應對外圍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
外部環境的改善同樣對香港有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測顯示,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將較去年加速0.4個百分點至3.5%。美國方面,「特朗普行情」的帶動和美聯儲穩健加息的步伐,同樣令市場預期2017年美國經濟增長繼續改善。而在內地,一季度6.7%的增速,不僅顯示了供給側改革推進產生了實效,更為下一步去庫存、去槓桿、去產能、補短板(三去一補)工作爭取了更大的空間。近期內地官方在金融市場上密集出台的整頓措施,更是有效地化解了部分金融風險的發生。為何眾多積極因素,竟成了拖低香港評級的罪魁呢?
正如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正是由於評級機構給予次貸產品的虛高評級,才引發了2008年的金融海嘯。事實上,就在去年3月,穆迪和標普就曾降低中國和香港的信用展望至「負面」;但隨後的經濟走勢,已經明白無誤地證明了上述評級機構的判斷錯誤。顯然,評級機構一而再、再而三的誤判,已逐漸透支了其市場公信力。昨日,人民幣在岸及離岸價格雙雙急漲,創下近期新高;內地A股及港股市場亦雙雙收漲。足見穆迪降低內地和香港信用評級的決定,未在市場掀起什麼波瀾。這正正說明,與其輕信「不靠譜」的評級機構,不如相信香港經濟的光明前景。
香港商報評論員 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