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整體車市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有些車企出現了銷量的負增長。其中,以韓系、法系車企下滑最為嚴重:1-4月,東風悅達起亞銷售9.33萬輛,同比下降51%;北京現代銷售23.11萬輛,同比下降29%;神龍汽車下滑幅度也接近50%。
銷量的變動導致“切蛋糕”的方式發生了變化,這在其所占市場份額上得到最直觀的體現:韓系車份額從去年的6.92%斷崖式下滑至4.23%;份額本就墊底的法系再失一城,從2.78%跌至1.71%。
從市場整體來說,既有韓系、法系的“失”,就一定有其他系別的“得”。如今韓系、法系銷量不振,其失守的份額被誰吃進了?很多人以為是被日漸崛起、同打性價比牌的自主品牌攬獲了,真的是這樣嗎?
自主品牌僅增長0.7個百分點
近幾年,自主品牌在性價比方面與韓系車已直接交手,以豐富的配置和較低的價格進行著激烈的市場爭奪。根據汽車產經網的對業內老總及專家的采訪,他們普遍認為自主品牌的崛起,將帶給韓系車最重的打擊(相對其他系別)。而現在韓系車大幅下滑,讓人思維慣性地認為會給自主品牌更多增長空間。
但數據顯示,自主品牌前4月所占的市場份額,與去年相比僅增長了0.71個百分點,占韓、法系失掉總份額(3.76%)的不足20%。
(說明:在丟失總份額的統計中,美系亦有微量丟失,為便於統計觀察此處忽略不計,以韓、法系丟失之和為丟失總份額。)
並且從今年前4月銷量“慢鏡頭”看,自主品牌的增長與韓、法系的失守也顯示弱相關。1-4月,隨著韓系、法系的節節敗退,自主品牌份額只在2月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到了3、4月,份額出現明顯回落,到4月甚至落至去年全年平均水平以下,長安汽車及長城汽車銷量均出現了負增長,這不符合吃進的姿勢,可見自主品牌並非主要的“吃進者”。
日系品牌吃掉近70%
與此同時,統計顯示日系車企前4月的銷量出現普遍增漲,整個大盤一片紅色,兩個本田、東風日產今年前4月增長迅速,基數較小的三菱和馬自達也出現了超高增長。日系品牌市場份額增長最高,達2.52個百分點,占韓、法系失掉總額的近70%(韓、法系失掉總份額為3.76%)。
並且,從1-4月的份額走勢來看,在韓、法系持續走低的同時,日系車份額正在一步一步穩定增長,幾乎是此消彼長的關系,看來日系品牌才是韓、法系失守份額的主要吃進者。
事實上,日系與韓系同為東亞合資品牌,經常會被消費者拿來進行選擇和對比,競爭相對激烈。作為參考,在2012年-2014年,日系車企因釣魚島事件陷入低迷時,以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為代表的韓系車企一路猛增。可以推測,日系車今年的普漲除產品的強勢外,韓系的失利或多或少給風頭正勁的日系車添了一把火。而法系的固執和日系的倔強又有那么點相似,產品“亮點”乏善可陳的法系車或許也將部分消費者推給了日系車?
綜上,今年前4月韓系、法系失守銷量下滑,份額失守,大部分是被日系吃掉了。其實,日系車從去年就顯示出了超強的增長勢頭,而韓、法系的連續失利進一步給了強者更強的機會。接下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韓系、法系能否奮起反擊,奪回自己應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