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5日,习主席视察国防科技大学,勉励官兵加强自主创新团队建设,搞好科研力量和资源整合,形成推进科技创新整体合力。4年来,该校电子科学学院卫星导航技术创新团队牢记习主席嘱托,在卫星导航工程中实现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
秋高气爽,繁星满天。国防科技大学“北斗”大楼依然灯火通明。
最近,在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建设招标中,该校卫星导航技术创新团队一举中标10多个重点项目,开启了一场新的攻关战斗。
将关键技术掌握在手中
4年前的那光荣一刻,令团队领头人、教授王飞雪记忆犹新。习主席视察学校时的殷切勉励与期待,让他和团队成员倍受鼓舞和鞭策。
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博士生,到我国北斗导航工程年轻的顶层设计专家和专家组组长,王飞雪早已把自己融入“北斗”事业中。这些年来,他率团队先后攻克导航信号快速捕获、短时高精测距、强抗干扰能力等数十项关键技术,研制出卫星和地面运控系统中的大批核心装备。
2007年4月,北斗二号第一颗卫星发射升空后,遭遇强烈电磁信号干扰,无法进行正常通信。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即将组网的10多颗卫星发射将无限期推迟,已发射的卫星也无法实现预期目标。
当时的解决方案有两种:一是“躲”,二是“抗”。前者技术难度小,但前期已建成的地面系统需要重建,国家将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且电磁环境一旦改变,卫星还要继续“躲”。后者耗费资金少,但技术难度大、风险高、时间紧迫,且胜败难料。
关键时刻,卫星导航技术创新团队迎难而上。经过3个月连续奋战,他们研制出具有超强抗干扰能力的卫星载荷,将抗干扰能力提高了1000倍,打造出卫星电磁防护盾牌。他们也被专家誉为“李云龙式”的科研团队。
2015年3月,我国北斗全球系统首颗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在轨测试表明,该团队研制的卫星载荷,其抗干扰能力在原基础上又提高了100倍,采用数字光纤技术的试验注入站系统,信号时延稳定性比第一代系统提高两倍,时频信号远距离传输能力提高了60多倍。
如今,这个团队已成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总体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建设的主要依托单位之一,也是国内唯一同时承担系统核心体制、卫星关键载荷、运控主体、测试设备研制任务的单位。
把成果实时转化为战斗力
在边防巡逻、抢险救灾、海上搜救的镜头中,经常能看到执勤和救援人员手持北斗用户机,报告自己的准确位置。
这款具有定位、短报文通信功能的便携式北斗用户机,就是该校卫星导航技术创新团队将科研成果转化战斗力的成功案例。
用自主创新成果服务战斗力建设,始终是该团队的不懈追求。他们一边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一边瞄准应用需求,不断推动科研成果向战斗力转化。
导弹要提高打击精度,需要卫星导航提供帮助。那么炮弹呢?由于炮弹体积小,难以容纳导航设备,曾被人认为是异想天开,不可能实现。
要给火炮装上“眼睛”,就必须研制极小的导航接收机。这个团队经过刻苦攻关,创造性地研制出一种只有硬币大小的“炮弹专用北斗导航接收机”。这项成果一经应用,随即创造出我军火炮射击命中率的新纪录。
2016年5月,工程车辆精准导航测向系统由团队研制成功。这套由手机大小的主机和两个光盘大小的天线组成的系统,能有效提高车辆、船舶和无人机平台的精准定位与测向,并可帮助无人机完成自主起降、固定高度自主巡航和空中悬停自主转向等高难度动作,极大提高了装备战斗力。
“部队有什么需求,我们就研制什么装备。”团队教授孙广富介绍,目前,用于各类飞机、舰船、车辆、导弹等武器装备的某型核心导航芯片,70%由团队研制生产,并全部实现了自主可控。
努力实现世界第一
2015年,王飞雪等专家受邀赴俄罗斯参加莫斯科导航论坛。国际卫星导航界有专家感叹:中国北斗已超越欧盟的“伽利略”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了!
在王飞雪心中,努力实现世界第一,才是他和团队追求的目标。他告诉记者:正在建设中的“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2020年实现全球覆盖后,部分性能将有望领先于GPS。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自2014年以来,团队在北斗全球系统体制设计、信号设计及实现、星上载荷研制、地面运控及测试评估设备等方面,承担了数十项关键技术攻关和核心装备研制任务。
作为北斗工程重大专项导航技术专家组的组长单位,这个团队还全面参与国家综合导航定位授时体系、国家时频体系、时空基准等专项工作。
截至去年,团队出色完成了北斗三号“全体制、全系统、全链路”30余项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团队研究员陈华明告诉记者,为了早日实现北斗全球覆盖目标,团队目前承担着新一代北斗核心导航信号设计、30颗卫星的数百台单机模块、数千台(套)地面站关键设备的研制任务。
攻关无尽期,梦想在前方。每次采访这个团队,眼前的一幕都会让记者赞叹:实验室里,一排排机柜上的显示灯急速闪烁,键盘敲击声响成一片,宛如千军万马在呐喊、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