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香港基金建议将葵涌货柜码头迁往长洲南,并重启大型填海建设新市镇。资料图
施政報告前瞻
增加土地供應,解決住屋問題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本屆特區政府的首要工作之一。要增加土地供應,填海造地是本港一貫以來的做法,惟近年於維港填海已是「此路不通」。不少團體遂建議在維港以外填海,更有智庫組織認為重啟填海可為香港帶來額外逾3500公頃土地,選址包括長洲南、南丫島西、屯門及將軍澳等處,其中有些可行性建議值得政府重視甚至采納。香港商報記者 馮煒強
本港土地短缺究竟有多嚴重?
增加房屋供應,根本在於覓地建屋。為此,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特別成立了「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以研究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法及促進社會達成更多共識。
那麼,香港土地短缺問題究竟有多嚴重?政府資料顯示,考慮到房屋、經濟用途,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以及休憩用地和運輸設施的預測需求及可預見的情况,「香港2030+」基本總土地需求預計在未來30多年會超過4800公頃。政府預計,現有、已落實及已規劃的發展,加上重建已建設區,只可應付約3600公頃的土地需求。概括而言,預計長遠仍缺乏最少1200公頃土地,才能滿足預測的土地需求。
智庫吁港府重啟大規模填海
事實上,在香港,「增加土地供應」從來就呼聲極高。為此,坊間提出過很多形形色色的方案,但總括而言方法不外乎兩種。
第一,改變現有土地用途,即包括發展棕地、郊野公園、舊區重建等。簡言之,就是透過改變土地原有的用途,令可供政府規劃的用地增加。
第二,除了填海,還是填海。智庫組織團結香港基金就針對填海提出過「新玫瑰園計劃」。團結香港基金指出,長久以來,填海與香港的發展密不可分。它不單是新市鎮發展的核心元素,亦是公私營房屋的重要土地來源。惟近年填海工程幾近停頓,嚴重落后於香港鄰近城市,如深圳、新加坡等。
團結香港基金建議政府重啟大型填海計劃——除東大嶼都會外,長洲以南是本港唯一可作大規模填海的海域,可考慮填海逾2000公頃興建人工島;有關用地可考慮用作搬遷現有的葵涌貨櫃碼頭及棕地上的后勤物流作業,以騰出空間發展。至於現時葵涌貨櫃碼頭,連同周邊支援貨櫃碼頭作業的物流用地及政府建議填海的青衣南,合共占地近1000公頃,等於近兩個天水圍新市鎮,且位處市區,附近交通配套完善,可考慮改作以資助房屋為主的住宅發展以及其他的社會經濟民生的用途。
另外,亦可考慮在蒲台島填海,用作重置現有監獄等政府設施,原有土地則用作更高價值發展用途。此外,由於長洲及南大嶼山沿海水域已劃為康樂用途,而且南丫島地理上靠近香港島,發展價值較高。連同屯門、將軍澳及南丫西,以上5個填海選址將可提供近3500公頃的土地。
近年新增填海地幾乎停滯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房屋高級分析員曾維謙補充表示,本港土地短缺并不是今時今日才有的事。自古以來,填海就是香港解決土地供應問題的不二之選。但是,1997年6月通過《保護海港條例》之后,根據條例,除非有凌駕性的需要,否則不得在維港內填海。他坦言,上述條例對本港土地供應影響深遠。條例出台后,政府就停止了所有維港內的填海工程,填海甚至成為了整個香港社會的禁忌。
據地政總署資料顯示,截至1984年,香港累計填海面積為31.7平方公里;到1995年逾十年時間內,填海面積足足又增加了近27平方公里,至58.6平方公里。而由2000年開始,香港填海土地則以緩慢速度增長,當年累計填海面積為62.6平方公里;再到2010年的十年間,全港填海面積只增加了不到6平方公里,至68.3平方公里;兩年前的2015年,最新數字亦只有69.5平方公里。
曾維謙續稱,上述有關填海的數字變化,正好解釋了本港出現土地短缺的原因。他指,過去近20年,本港幾乎沒有新增填海土地;另一邊廂,包括舊區重建、發展鄉郊等都遇到了極大的社會反對聲音。
既沒有新增填海地,又沒有可供重新規劃用地,出現如此土地短缺情况是必然之事。故此,政府是否應該意識到:重啟填海才是香港拓展土地的根本性需要!
【专家观点】填海供地方案最理想
顯而易見,填海造地是增加本港土地供應的一大來源。相較其他增加土地的供應方式,填海會來得更直接、更有效;更為顯著的是,填海地在地盤面積、地積比等方面,都遠較其他方式而來的地皮為佳。因此,「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香港建築師學會前會長吳永順認為,填海是本港未來增加土地供應最理想的方案之一。
事實上,現時不少大家熟悉的公屋及居屋屋苑,都是由填海地發展而成的。其中,就包括屯門友愛邨、大埔廣褔邨、青衣長發邨及將軍澳尚德邨等。
而且,填海所得的地皮在發展時也較具效益。團結香港基金分析了1997至2016年間政府拍賣的住宅地,發現填海所得的地皮,比透過其他方式而來的地皮,平均地盤面積大兩成多;平均地積比率更高出近六成。較大的地盤面積及較高的地積比率,使填海所得的地皮可以享有更佳的規劃效益,有利於更全面、完善的規劃,例如較容易作大型的商住混合發展,及加入較充足的交通配套如車站、停車場。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房屋高級分析員曾維謙表示,通過填海往往可以得到一塊面積較大的平地,在發展上省卻了很多前期工程,例如填平土地、清除原有建築物等。另外,除地盤面積大、地積比高外,其樓宇密度亦會較透過其他方式而來的地皮為高,故填海地較適宜發展作住宅。
至於如何增加土地供應,吳永順認為,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法有很多,但歸根究底最大的障礙仍是社會對所有建議都會產生較大的分歧。惟知道產生分歧是無可避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目標就是要讓社會認識各種方案的利弊并達成更多的共識。他指,希望找到產生負面影響最少、能供應出最多土地的方案——而填海是最理想的方案之一。
他指,無論是發展郊野公園、農地、棕地、舊區重建等,在社會均會引起不小的反對聲音,而且涉及重新安置、賠償等問題,原則上這些方法可以很快獲得土地供應,但在一片爭議聲下,可能要苦苦討論多年,最后方案還很可能要擱置。他指,當然,填海亦涉及保育及環境生態問題,期望日后政府及專責小組能讓社會就議題有更多的討論機會,及讓市民了解填海的利弊。
對於填海造地,有人會質疑這需要動輒逾十年時間。曾維謙認為,填海在工程上實際需要的時間并不長,就算是「機場三跑」如此龐大的工程,估計亦只需7至8年;而正在進行的東涌填海計劃亦只需5至8年,加上如今科技不斷進步,相信填海的效益可以更快體現。
【他山之石】星澳深填海增地拉動經濟
由於有了《保護海港條例》以及一些保育團體發出反對意見,填海在香港近年來幾乎成了禁忌,填海地增幅最近幾年可說是原地踏步。反觀鄰近國家及地區,憑藉填海令土地供應面積大大增加,不單為當地增添了土地儲備,甚至還帶動了當地經濟。
比較亞洲鄰近環海城市,以新加坡為例,其填海面積占總面積在1984年至2014年的30年間,由6%大幅上升至近20%;而在一海之外的澳門,其填海面積更由33%上升至超過60%。反觀香港,填海面積占總面積只由5%上升至6%。
新加坡由1965年起至2014年,總填海面積近14000公頃。當中,濱海灣所在地皮於1990年代填海而成,一直用作土地儲備,在經過長遠規劃后,濱海灣金沙於2011年落成,為新加坡旅游業帶來重大貢獻。濱海灣金融中心2013年落成后,更成為新加坡新的金融樞紐。新加坡政府表明會繼續大力填海,包括向東擴展樟宜機場以搬遷現有的空軍基地,并將原有貨櫃碼頭搬到大士南面,共騰出約1800公頃土地作住宅用途。
澳門大型填海工程早於1927年就已展開,其中更將原本兩個獨立的島嶼——湲仔及路環,連成一起成為路湲城。路湲金光大道上的一眾旅游設施,如今已成為澳門旅游業支柱。
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近年亦積極進行大量填海工程,建成了多個重要的基建設施及經濟區,包括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大鏟灣集裝箱碼頭、前海,等等。其中,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總填海面積達1000公頃并於2011年正式啟用,大大紓緩了該區航空交通擠迫的問題。未來,深圳市政府更計劃進行第二期填海工程,填海800公頃以興建機場第三跑道及周邊設施。至於大鏟灣集裝箱碼頭總填海面積達110公頃,作為深圳物流中心重點港區,未來填海規模將達2000公頃,進一步形成一個專業化集裝箱作業區。在前海地區,深圳市政府亦進行了面積達1380公頃的大規模填海工程,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正從這里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