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泉州社團聯會會長 葉建明
阿里巴巴集團連同商湯科技、香港科技園公司日前宣布合作成立「香港人工智能實驗室」,同時發起「初創公司加速器計劃」,希望一年可培育約20間人工智能(AI)初創企業。「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將為每間初創企業提供10萬美元(約78萬港元)資助,以此扶持本地人工智能創業生態。
這是習近平主席強調促進香港同內地加強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支持香港科技界為建設科技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後,香港出現的第一個創新科技「大動作」。
創新科技這個詞彙近來在香港很熱門。習近平主席批示24名在港兩院院士的信件後,中央大手筆支持香港發展創新科技,對直接資助港澳科研活動作出總體制度性安排。特別是科研資助跨境流動,也就是過去只由內地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承擔的「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已經拓展至符合條件的港澳高校和科研機構,勢必將為香港科研注入更多動力。
如果說,國家科研經費南下,是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栽種「梧桐樹」的話,政府「搶人計劃」——《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就是在招攬「金鳳凰」,加上前所未有的政府資金支持,或許,我們可以謹慎地相信,香港創新科技在經歷了20年的曲折後,可望走上一條大直路。不過,在各種利好消息面前,我們不能忘記香港過去創新科技發展敗走麥城的教訓。
推動創科乏民意護航
無可否認,香港具有發展創新科技中心的優越條件,相關要素不僅齊全,而且優越。包括人才、資金、信息、高校、實驗室以及其他國際化的條件。但是,香港發展的短板絕不能忽略。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香港發展創新科技最大的短板是缺乏創科文化氛圍。當年董建華希望通過建設數碼港來發展香港科技,梁振英設立創科局的計劃在立法會足足拖了3年,這一切,我們看到有強大的民意護航嗎?短視的香港,令社會缺乏創新的動力。
由於經濟轉型困難,經濟結構不合理,產業萎縮,加上政府施政困難,多年來,要想富,就造屋,房地產成為香港的最大「支柱產業」,成為最能造富的機器。香港有世界上最多的摩天大樓,有最有錢的房地產商,但卻沒有一個科技含量高的大型企業。香港的資本,的確是「毫無科技創新夢想」。但是,歷史給過香港機會。無論是騰訊還是華為,創業的早期都有香港大富豪的身影在其中,可是到今天,騰訊、華為已經成為世界的科技巨人,但港資企業卻主動早早出局。是企業沒有遠見,沒有內生動力,還是社會沒有氛圍?
香港高校全球排名前100的有5所,實力不亞於北京、上海,特別是香港高校全球高薪招聘人才,人才濟濟,熠熠生輝。在科技創新上,也有驚人的成果問世,2013年到2017年5年間,獲得國家科技獎自然科學或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獎項41個,甚至兩度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實力不可謂不雄厚。但是,就是這樣世界級的大學,理科教育缺乏人才基礎,結構極不合理,優秀的本地年輕人基本不會考慮學理科和工科。即使是學理工科的學生,畢業後也不得不轉行,否則找不到工作。一度香港6名新科狀元全部報考醫學專業,引發社會廣泛討論和擔憂,但過後情況依然。因為招生人數偏低,香港大學不得不取消天文學、數學/物理學兩門主修科目。作為香港人才補充的內地學生,不少是內地理科尖子,但畢業後因用武空間有限,他們要麼遠赴海外,要麼到深圳等珠三角地區,或者北京、上海等地發展,香港只是值得留戀的驛站。
營造氛圍需各方協力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曾說,創科不是一個單一產業,而是一種新的發展模式。面對這個新的發展模式,今天香港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需要營造創新科技文化氛圍。或許創新科技是少數人參與的事業,但它是香港前途所繫,關係多數人的利益,理應得到關切和支持。
營造創新科技文化氛圍,應是一個組合拳,需要各方協力。記得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提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全國科技大會廣而告之中國將在科技上重新上路。這有如一面旗幟和一聲號角:國家從孩子開始,培養未來的科技人才,計算機從娃娃抓起,中國科大成立少年班;各高等院校在改革中發展,從1982年各高校畢業45.7萬人(當年是兩屆學生一起畢業),到2017年畢業795萬。如今高校在校學生已達到3000多萬,令創新創業發展有了人才基礎;國家科技重大專項863(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97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出台,一批重大科技項目成果誕生;多層次人才項目「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百人計劃」、「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等,推進了國家急需和緊缺的高層次人才本地培養選拔和引進;科技人員待遇提高,形成重大科技獎勵制度,改變了「造核彈不如賣茶葉蛋」的薪酬倒掛。全社會尊重科學、尊重科技人員的氛圍就這樣逐漸形成。而今天,面對高房價的綁架,內地有了新思路。就如雄安新區那樣,通過提供出租房,解決創科人員高房價下的後顧之憂。
國家是在貧瘠的土地上實現創新科技的騰飛,作為富裕經濟體的香港應該怎麼做,不是很清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