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清道夫”——任喬林20余年的磨劍之旅

2017-06-13
来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訊 記者 梁曉瑩 通訊員 肖強 余健兵

  科幻片中,聰明的微型機器人進入病人血管,捕捉癌細胞,清除毒垃圾,讓生命垂危的病人瞬間恢復健康。它就像血液循環的“清道夫”。

  孝感供電公司也有一位神奇的“清道夫”。它幫助已變質的電力設備絕緣油去除“毒素”,重獲新生。

  常言道“十年磨一劍”,任喬林的這把“劍”卻整整磨礪20余載,越磨勁越足,越磨越癡迷。

  劣化油:定教世人重識你,化恨為愛珍視你

  1990年,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的任喬林,盯上變電站需定期更換的主變壓器絕緣油。“這么多油,要么倒掉,要么焚毀,不是污染土地就是污染空氣。多可惜啊!”

  大膽的設想誕生了:如能將劣化油循環利用,豈不是省錢又環保?

  1995年,任喬林攻讀完碩士,便在單位組建油化驗試驗室,請來老專家何國泉坐鎮,又邀請2名研究生、1名本科生攻關。仍覺知識儲備不足,他又報考了博士研究生。

  不分白天和黑夜,模擬實驗一次又一次,第一代粉末狀油吸附劑產品于當年底誕生。

  把變壓器的油全部抽出,灑入吸附劑粉末后,大分子氧化分子被吸附劑“吃掉”而沉降;合格的環烷烴、芳香烴不被吸附,變成輕油,浮在上層。用濾油機脫除水和固體雜質,剩下的就是健康油了。

  然而,這種油吸附劑,必須把變壓器油抽出來處理,就像把一個人全身血液抽空,處理好了再輸回去一樣。既麻煩,又易新增顆粒污染。

  1999年,解決此難題的第二代高效吸附劑誕生,它能一根管子進、一根管子出,就像血液做“透析”一樣高效快捷。

  吸附劑:屢將猜疑變驚喜,千辛萬苦推廣你

  在任喬林團隊努力下,油吸附劑新一代產品逐漸被市場認可。除在孝感、黃岡、黃石等地推廣應用外,還與四川阿壩一家水電廠合作。

  1999年底,廣東大亞灣核電站500千伏變壓器油出現介損超標問題,派出專家組到全國各地“求醫”。

  得知信息,任喬林帶上吸附劑南下,毛遂自薦。“你能把這杯油處理好,我們才考慮合作。”核電站的工程師將一杯醬油般渾濁液體放到任喬林面前。

  完成操作流程后,任喬林留下油樣就離開了。

  第二天剛到試驗室,電站工程師熱情地迎了上來:“真不簡單呀,效果太好了!”

  油處理任務圓滿完成,21個指標全部合格。

  2001年,任喬林得知消息:核電站準備“一勞永逸”把變壓器油全部換掉。他立即上門,用自己的論文和實驗數據,說服對方留下這批油,改用吸附劑處理。

  核電站再一次答應試試。2號主變A相變壓器油經過不到100個小時處理,油介損就降到了0.19%。對方笑了:“設備雖然土,但管用!”

  這批油留下了,一用又是12年。任喬林的油吸附劑,也在大亞灣牢牢扎根。2013年更換新油后,核電站每年也請他做質量檢測和維護。18年下來,共為大亞灣核電站處理了2300多噸劣化油,為電站節支4000多萬元。

  18年間,他的吸附劑也不斷升級。2001年解決了吸附劑本身可清洗、可重復利用的問題;2011年新增了脫硫功能。

  油處理中心:絕不高閣冷落你,最盼市場青睞你

  2013年,大亞灣核電站的合作方中石油,在為香港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供油時,對方提了一個苛刻條件:廢油必須進行脫硫等符合國際標準的環保處理,不能造成二次污染。

  中石油是賣油的,本是任喬林的“競爭對手”。面對客戶的要求,他們主動提出請湖北的任喬林團隊來試試。

  中電公司仍半信半疑,足足用了4年時間反復論證。去年,任喬林團隊圓滿攻克了國內一家公司的絕緣油污染問題后,中電公司終于信服。

  任喬林對油的癡迷,沒有句號。

  “去年,我們新研發的‘油處理中心’項目,可將各地的退役變壓器廢油收集之后,進行分類再利用。”

  這又是一項革命性的突破。我省電網目前在用的變壓器油達1.5萬噸以上,按照10年一次大修的標準,每年都會有一批設備報廢,每年約產生1500噸油。如將這些零散的廢油妥善處理后再利用,每年就能節支2000多萬元。

  為此,任喬林團隊還開發出“油監一點通”軟件,能實時監控到檢修中產生的廢油。現在,油處理中心項目已在孝感市所屬5個縣市區試行,僅孝昌電網去年就回收利用了20噸廢油。

  如今,任喬林團隊又開始進軍植物變壓器油的研發。“轉基因大豆油加上添加劑后,其絕緣性能、散熱性能與目前以石油為主的變壓器油差不多。有些地方已經在試用。我們處理技術已經很成熟了,現在正主攻煉油這一源頭環節。”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