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深度报道

長沙:以實體經濟支撐高質量發展

2018-12-26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可以用於實戰的全球首款智慧環衛機器人裝備,360°無死角視頻監控的安保機器人,輔助管理部門管制違法鳴笛問題的機動車鳴笛抓拍系統……在2018中國(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上,一個個首次亮相的「黑科技」,讓長沙的智能製造再一次秀了一把「肌肉」,長沙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

 
  現今的長沙正在全力打造全國智能製造中心,28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轉型升級,形成了「頂天立地」的大企業與「鋪天蓋地」的中小企業共同發展智能製造新局面。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智能製造的異軍突起,折射出長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軌跡。
 
  大國重器,實體興邦。實體興,則經濟興;實體強,則經濟強。2018年,是長沙開啟新時代全面建設現代化長沙新征程的開局之年。今年以來,突出重點,精準施策,以實體經濟為支撐,著力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長沙以湖南省會城市的擔當與作為,發揮「火車頭」和「排頭兵」作用,引領湖南省實體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產業培育 補齊發展短板
 
  沿着長沙縣的灕湘東路行駛,不到5公里距離,可看到廣汽三菱、長豐獵豹、眾泰汽車3家汽車製造企業。這裏是湖南省最大的汽車產業園區——長沙經開區。在長沙經開區,還匯聚了廣汽菲克、上汽大眾、北汽福田等知名品牌汽車生產企業以及博世長沙、住友橡膠等知名零部件汽車企業。去年園區汽車及零部件製造產業實現產值首破千億。今年10月,全球五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德國大陸集團的加盟,更是讓長沙經開區汽車產業陣容變得星光熠熠。來自長沙市汽車產業鏈推進工作辦公室的數據表明,1月至8月,長沙汽車產業鏈新簽約引進項目26個;前7個月,全市汽車及零部件製造產業實現產值約為737.9億元(含上汽大眾),同比增長約17.3%。長沙撐起了湖南汽車產業的半邊天。
 
  汽車產業的崛起,改變了長沙的產業版圖格局。長沙從工程機械「一業獨大」,到如今規模工業總產值邁上萬億台階,新材料、工程機械、食品、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文化創意、旅遊等七大千億產業集群齊頭並進,住宅工業、健康產業、移動互聯網等產業持續迸射活力,高精尖的「黑科技」產品連連面世,長沙產業結構加快向「輕型」、「新型」調整,長沙產業發展邁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在「萬億俱樂部」舞台上延續輝煌。
 
  長沙的產業格局還在繼續完善。去年,長沙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長沙市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發展的意見》,釋放強烈信號--長沙將聚焦22個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進一步建鏈、強鏈、補鏈,做大做強一批優勢特色產業。
 
  「抓新興優勢產業鏈就是抓實體經濟,要正確處理好存量與增量、垂直整合與橫向整合、產業鏈建設與園區主導產業培植、目標措施與具體實踐等關係,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長沙市委、市政府還一舉切中實體經濟發展的「命門」,提出未來長沙經濟發展要向產業鏈高端聚焦,搶先布局、搶先發力、搶先見效,下好先手棋,贏得主動權;圍繞產業鏈着力提升項目產業契合度,通過招商引資把產業短板補齊補全。
 
  人勤春來早,功到秋華實。通過聚焦22條產業鏈,建鏈、補鏈、強鏈,截至今年10月,長沙新能源裝備產業鏈企業已超過1200家,航空航天產業鏈企業超過150家,增材製造業體量佔到全國六分之一……長沙正以產業鏈為抓手,補齊發展短板,引領實體經濟轉型陞級。
 

  項目建設 激活發展新引擎
 
  12月19日至20日,長沙市舉行2018年全市重大產業項目流動觀摩會,從岳麓區到寧鄉市,從開福區到長沙縣,一天半行程300多公里,15個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好的重大項目,濃縮了長沙今年項目建設的精華。
 
  據了解,今年1月至11月,長沙累計完成投資額3421.7億元,佔年度計劃的108.4%;實際新開工項目573個,一大批如偉創力、杉杉能源、藍思智能機器人等高精尖重大產業項目,助推長沙實體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中跑出「加速度」。
 
  項目興,則產業強、則經濟旺。重大產業項目牽一髮而動全身、抓一點而帶全局,對於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具有重要作用。較早引進的上海大眾長沙基地、藍思科技、格力寧鄉生產基地等一系列重大項目的投產,就是項目拉動產業的最佳範本。乘?2018年湖南省「產業項目建設年」的東風,長沙重大項目建設再上新台階、再掀新高潮。
 
  其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長沙市發改委就着手對全市重大項目建設進行鋪排謀劃,突出「早」、「新」和「大」三大特徵。今年伊始,根據項目鋪排情況和新的經濟發展形勢,再次對項目計劃進行了全面論證研究,制定了《長沙市2018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2018年全市鋪排重大項目1050個,年度預計投資3156億元。
 
  為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市委副書記、市長胡忠雄親自參與500強項目引進,推動中興通訊終端產業項目、偉創力長沙智能製造產業園等項目落戶。市領導特別是22個產業鏈聯繫市領導,積極帶隊「走出去」對接企業,項目對接、活動開展等成效明顯。各大園區項目連續上演「速度與激情」,與時間賽跑,把工地當成了新賽場,跑出了項目建設的「加速度」。
 
  以大陸集團項目的引進為例,在6月份捕捉到大陸集團將在中國區建廠的信息後,長沙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調度、全程指導,要求市直部門、長沙縣積極配合、全力支持,長沙經開區精準對接、全力以赴,上演了一次令人驚歎的土地「乾坤大挪移」,最終以最優惠的條件促成項目落地長沙經開區。
 
  今天的項目布局,就是明天的發展格局。長沙「精明增長」的新藍圖已經孕育,長沙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已被點燃。
 

  創新驅動 強化發展新支撐
 
  5月,以智慧互聯、高性價比、高舒適性為特點的國內首款互聯網商用車產品三一重型卡車正式上線;7月,鐵建重工研製的中國首台隧道智能化注漿裝備下線,填補國內空白;8月,啟泰傳感物聯網產業園項目對外公布,國內首條工廠規模產業化的金屬濺射膜壓敏晶片生產線進入竣工倒計時……
 
  在去年長沙科技創新大會上,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長沙要為打造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的話還猶言在耳,今年長沙科技創新領域就已經交出來閃亮的成績單。
 
  創新是一個國家跨越發展的強大力量,是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是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以「敢為人先」著稱的長沙從未放慢過科技創新的腳步。
 
  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依託,長沙實施高新技術強基工程,支持市外高校技術轉移機構建設,搭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先後建立智能製造、新材料等研究院和30多家科技企業孵化器、100多家眾創空間,在孵科技企業2000多家,阿裏巴巴、騰訊、亞馬遜等紛紛布局長沙;出台《關於支持發展創客空間的若幹意見》《關於強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速轉型創新發展的意見》《長沙市全民創業帶動就業五年行動計劃(2015-2019年)》以及《長沙市創新創業帶動就業扶持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文件,成為首批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範城市;重磅發布「1+4」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助力實現2030年將長沙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長沙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活力全面激發。
 
  一系列強有力的「組合拳」,讓長沙嚐到了創新驅動的甜頭:近五年來,長沙全市高新技術產值年均增長18%,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5%;長沙的「國字號」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和專項數量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今年上半年,長沙首次有4家企業同時進入「2018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1月至11月,長沙41個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完成投資38.7億元,完成研發投入10.74億元,獲授權專利94個……長沙正在崛起成為中部乃至全國的創新高地。
 

  重視人才 注入發展新活力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12月17日,長沙市召開第三批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暨香港引才聯絡站授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長沙300名第三批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名單,其中,首次認定了2名A類國際頂尖人才及13名移動互聯網企業高層次人才。湖南華菱鋼鐵集團首席科學家蔡煥堂、三一集團執行總裁易小剛博士被認定為A類國際頂尖人才。
 
  其實,長沙的人才大門不僅向高層次人才打開,也同樣面向普通大學生。自去年8月份以來,每位成功在長沙申請了租房和生活補貼業務的高校畢業生都會在社保卡收到一筆現金補貼。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去年頒布的「長沙人才新政22條」。
 
  自「長沙人才新政22條」落地以來,長沙在人才的引進培育、分類認定、獎勵補貼、購房安居、項目支持等方面多點發力、全方位出擊,袁隆平、黃伯雲等13位院士專家為長沙人才新政傾力代言,海內外人才紛至沓來。
 
  公安窗口數據顯示,去年8月21日到今年6月上旬,全市辦理全日制本科以上高校畢業生落戶53167人,遠超前十年總和。長沙人才結構優化步伐也隨之明顯加快,包括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馬里奧·莫利納、法國科學院院士皮埃尔·索維奇等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大批高層次人才紛紛集聚長沙掀起創新創業熱潮。
 
  人才引進對長沙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通過引進培育高素質人才和高尖端團隊,長沙新獲批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和2個國家「雙創」示範基地,新認定17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組建19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成立4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3家工業技術研究院基本實現獨立運行,形成了行業技術研發、技術服務、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於一體的協同創新平台。
 

  銳意改革 優化發展軟環境
 
  「你們銀行貸款解決資金難題,不知道利率有何優惠?」「我們是科創型企業,是否有對應的融資幫扶舉措?」近來在長沙高新區,企業負責人帶着企業的痛點和難點直接向有關部門負責人尋求幫助是一種常態。10月24日,長沙掀起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千人幫千企大行動」,截至12月10日,長沙220個幫扶小分隊走訪企業4373家,收集問題4919個,3283個問題已解決辦結,兌現政策獎補近7.99億元,促成意向融資107.68億元,實際發放貸款52.65億元。
 
  優質的發展軟環境形成一種「不引自來」的蝴蝶效應。今年新落戶雨花經開區的湖南大族激光智能裝備集團總經理陳焱感慨說:「長沙真正對企業實現了『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的貼心服務」。
 
  「千人幫千企大行動」只體現了長沙完善發展軟環境的冰山一角。經濟騰飛需要振動雙翅,而軟環境無疑是雙翅之一。近年來,長沙通過「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狠抓政務環境、成本環境、法治環境和信用環境改善,營商環境更加優越,長沙正以獨特的魅力吸引着越來越多投資者的目光。今年長沙更是再出新動作,出台《長沙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將通過3年左右的時間,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一流營商環境。由緩慢走向快捷,由冰冷走向熱情,一個優質高效、快捷周到的發展環境,正在長沙逐步形成。
 
  基本實現「最多跑一次」。目前,長沙市「互聯網+政務服務」平台共錄入事項1436項,可以在網上大廳申報、受理的事項923項,網辦率為64%。平台中有1245項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其中166項實現「跑零次」,1079項實現「只跑一次」。
 
  持續推進簡政放權。長沙全面取締非行政許可審批。市級行政職權由9706項精簡為3651項。向各區縣(市)下放市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316項,向13個省級以上園區下放89項市級審批權限,賦予湘江新區44項市級權限。
 
  全面優化審批服務。在全國首創「多規合一」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大幅壓縮了項目審批環節和時間,比國務院的要求快30-40個工作日,申報材料減少近六成。
 
  軟環境優化的長沙獲得外界高度肯定。在剛剛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中,長沙的營商「軟環境」位列全國35個大中城市第2位。
 

  擴大開放 打造發展新格局
 
  電影《終結者》里施瓦辛格的拉風坐騎哈雷摩托,來自北歐深海的鱈魚、魚子醬、北極甜蝦,「一帶一路」沿線亞非國家的特色香料、織物……日前,2018中部(長沙)進口博覽會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落幕,市民逛一次家門口的長沙進博會,就可從琳瑯滿目的進口精品中感受到一站式「買全球」的展會樂趣。這就是長沙的魅力,正在展現出開放包容的無限風采。
 
  其實,長沙市民已經越來越感受到了開放帶來的便捷。今年5月7日,層高達452米的「湖南第一高樓」九龍倉長沙國金中心正式開門迎客,包括Hermes、SaintLaurent等一大批國際一線大牌也隨之落戶星城,開出湖南首店。現在漫步在長沙大街小巷,一線品牌、國際元素隨處可見。截至10月底,長沙共引進大眾、克賴斯勒、菲亞特、三菱、博世等世界500強企業(項目)達156家。
 
  客觀來說,身處內陸的長沙並不具備發展開放型經濟的先天優勢,但是從1982年長沙第一家三資企業開始招商以來的三十多年中,長沙始終將對外開放作為最重要的經濟戰略來抓,主動對接國家「大格局」,積極融入國際國內經濟大循環,全方位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現今,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和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長沙正立足歷史新起點、把握發展新機遇、構建區域新格局,著力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沒有優勢就創造優勢,拉近與世界的距離。如今的長沙,形成高鐵、航空、水運、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等於一體的立體交通體系,輻射全國、連接世界的「外循環」更吸引着全球目光:全國高鐵樞紐地位進一步鞏固,與全國多數省會城市和直轄市之間形成「6小時經濟圈」;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位居中部機場第一,航線網絡已經輻射100餘個城市,繼2017年開通長沙至胡志明市的首條國際航空全貨機航線之後,今年開通國際客貨運航線8條;積極融入長江黃金水道,加快推進湘江高等級航道建設及其主要支流的航道治理,開通長沙至上海的「五定班輪」;打造平台,將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長沙金霞經開區作為兩翼,著力構建長沙外向型經濟發展「一體兩翼」新格局;打通外出通道,「湘粵港直通快車」實現香港、深圳、長沙三地貨物提單全程「一單到底」,中歐班列(長沙)形成6條常態化運行的國際貨運班列線路;加快推進口岸建設,進口肉類查驗場已驗收並投入運營,進口藥品指定口岸通過驗收……作為內陸省會,長沙擁抱世界的平台、通道日益暢通。
 
  與此同時,近年來,長沙「走出去」的步伐也按下「快速鍵」。從最初的產品出口,到後來分設海外中心,然後是併購海外企業,再到建設海外園區,通過建設「走出去」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推動阿治曼中國城等境外經貿園區建設、積極實施「抱團出海」發揮產業聯盟的作用、推進以項目為載體的企業「抱團出海」模式等有力舉措,長沙海外「淘金」闖出了一條新路子。2018年全市預計累計新增對外投資項目48個,累計對外投資總額5.2億美元。
 
  湘迎五洲客,門泊萬里船。「走出去、引進來」雙向發力,長沙構建了一個包羅萬象的開放型城市格局。據長沙市商務局發布的消息顯示,今年1月-10月長沙新引進2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147個,計劃總投資額2249.4億元,外貿進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達219家,比去年增加77家,其中1億美元以上企業2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5家。全年預計實際利用外資57.6億美元。
 
  「遙看一色海天處,正是輕舟破浪時。」面向未來,不忘發展初心,堅定實業步伐,長沙實體經濟的肌體更加強壯有力,必能成為撬動願景與奇跡的「阿基米德支點」,推動長沙創造更大的輝煌!(陳娟 何雯)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