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廣州增城6項非遺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22-10-27
来源:香港商報網

    近日,廣州市政府公佈了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增城6個非遺項目上榜,涉及民間文學、傳統美術、傳統技藝三個類別。這6項非遺有哪些魅力,一起來領略吧。

    賓公佛傳說

    賓公佛傳說是增城正果鎮的重要民間傳說。增城正果寺,又稱佛爺寺、賓佛寺、牛仔佛寺,位於正果鎮正橋路,是增城、龍門、從化、博羅、東莞以至廣州番禺、黃埔區一帶聞名的佛寺。該寺信眾甚廣,經歷一千多年而香火鼎盛,每逢賓公誕,本地及鄰近各地信眾都會不辭舟車勞碌前來燒香膜拜。

    剪紙(增城)

    增城剪紙屬南派剪紙之一,構圖嚴謹、剔透雅致、結構大氣、裝飾性強、風格細膩與蒼勁並重,多以反映地方文化歷史和時代生活題材為特點,以無稿剪撕為主、刻為輔。按照不同的使用需要選材施藝,富有嶺南特色,開創了傳統藝術創新之路。

图片1.jpg

    在增城剪紙中,無稿剪書字鑲圖一剪呵成,字字不斷,邊紋皆用剪字花樣為飾鑲嵌套色點染,每幅作品均入陰陽相合之理,線條穩中取勝,多採用物中套物手法環環遞進形式構圖,為其顯著特點。

    增城區非遺剪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何丹鳳祖上為清朝中期紙扇製作專業技工,一生之中為製作精美絕倫的紙扇畫而運用了數不勝數的剪紙圖案。何氏家族六代對豐富多彩的民間剪紙藝術圖案極其崇尚。

    篆刻

    增城篆刻源自19世紀40年代著名雕刻師傅吳雲光,其藝名為「鐵筆齋」。吳雲光在增、龍、博一帶頗有名氣,他刻的印章精美細緻,藝術感強,曾獲得增城縣人民政府嘉獎。吳雲光的兒子吳明南自幼隨父學藝,後進修書法、美術,不斷提高創作水平,其篆刻作品多次獲得省、市獎項,為篆刻藝術創造出新的輝煌。

图片2.jpg

    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增城荔枝蒸餾酒)

    荔枝酒有果泡酒和蒸餾酒之分,增城作為千年古縣、荔枝之鄉,荔枝蒸餾酒亦有百年歷史,曾在廣州惠福西路設增城荔枝酒莊,產品內銷、出口均有。陳錦章作為增城近代文化名人,不但寫了增城人寫的第一本《荔枝譜》,而且對荔枝酒文化也有研究創新,傳承了祖上陳觀瀾獨創的酒麴,逐漸形成精熟的荔枝蒸餾酒製作技藝並傳之後代,傳承譜系清晰延續,酒坊發展產銷兩旺,為增城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優質荔枝深加工,增加經濟和文化價值增添了後勁。

    醬油釀造技藝(增城石灘豉油)

    最古早的增城老土豉油製作技藝人是清朝石灘麻車村的劉允榮,製作技藝已是六代傳承,古法炮製,源遠流長,在東江兩岸特別在東莞地區有廣泛的影響。澳海醬油的用料尤為講究,採用中國本土黃豆、本土麵粉和本土菌種,發酵成面豉醬,並用土缸發酵制醪,殺菌工藝先進,符合國家對醬油食品標準的各項要求。澳海醬油與正果、石灘其它醬油品牌形成增城醬油的名牌效應,使醬油成為增城特色的配料。

    灰雕

    灰雕古稱灰批、灰塑,是我國嶺南地區的傳統建築裝飾工藝。灰雕歷史悠久,其盛行於明清時期,工藝多用於祠堂、寺廟及豪門大宅。雖處於露天,但能經風吹雨打而百年不變,是中華民族民間傳統工藝的瑰寶。灰雕的材料以石灰為主,工藝精細、立體感強、色彩豐富、題材廣泛、通俗易懂,作品多為人們喜聞樂見的人物、花鳥蟲魚、瑞獸、山水和書法等。

    增城的灰雕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圓雕系列、鏤雕系列和浮雕系列。圓雕是立體的,而鏤雕是鏤空的,浮雕則附在另一平面上。

    增城現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56項

    近年來,增城區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紮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傳承、傳播和管理工作,切實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水平,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推動文化強區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截至目前,增城現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56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3項、市級10項、區級42項;各級代表性傳承人55名,其中省級傳承人2名、市級傳承人5名、區級傳承人48名;設立市級非遺工作站2個、市級非遺傳承基地5個、區級非遺傳承基地15個,社會力量聯合共建非遺生活館2個。(記者 頼小青 通訊員 穗增宣)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