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改文风的标准是什么

2014-04-15
来源:新华社 巫奕龙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富有诗意的话出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中,形象地勾勒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发展蓝图,既让人拍案惊奇,也让人对改文风有了新的期待。

  改文风的标准是什么?两千多年前孔子就给了答案——“辞达而已矣。”任何文章都有传播的使命,或告知,或引导,或教育,或娱乐,“达”是传播的基本要求,传而不“达”等于传而不通,传播效果自然无从谈起。

  传而欲“达”,首先要有平实、简洁的语言。在这个意义上,老子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正好与“辞达而已”互为注解。华而不实,拖沓冗长,是文风的大忌。孔子夸闵子骞“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用到文风上,就是每一字、每一句都言之有物,每一字、每一句都恰到好处,这样的文章,不会长、不嫌长。

  语言的平实、简洁,并不意味着枯燥无味。事实上,“辞达”更需借助灵动、清澈、珠落玉盘的语言。孔子说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诗情画意,令人神往。孔子夸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寥寥数语,状“贫而乐道”的孔门首徒如在目前。“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意象生动,直入人心。“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的感喟,哲学的思辨,荡漾至今。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给皇上的奏章,典型的公文,但用平实生动的语言,吐尽两朝两臣之心,最后一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情难自已,喷涌而出,千百年尤余音绕梁。美国总统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仅寥寥二三百单词,短短二三分钟,听众以为他刚刚开始,他却已经结束了,就是这篇情文并茂、彪炳史册的政治演说,将并非林肯原创的“民有、民治、民享”的理念广为传扬。

  “风格即人。”文风在很大程度上是时代的明镜。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都在文风上表现出来。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老生常谈、了无新意,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繁冗堆砌、空洞无物,照抄照搬、不知所云,佶屈聱牙、装腔作势,差错频出、贻笑大方,这些恶劣文风,无一不反映了“四风”为害之甚。

  反“四风”应从改文风开始,改文风应从领导干部做起。如果各级领导干部能带头树“辞达而已”的清新文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级各部门的决策的传播效力必定会大大加强,“乡愁”写入文件释放的正能量,就是明证。

[责任编辑:徐明軒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