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0

萬壽寺木塔:絲綢之路上的文化標簽

2014-09-09
来源:香港商报

  絲路重鎮的佛光塔影

  張掖是千里河西走廊的咽喉地帶,漢唐絲綢之路均以張掖為匯集,東西交往,南北通利,是中原向西傳播的基地和內地接受西方文明的前沿。數千年來,這里演繹出紛繁复雜的交往關系,縱橫開闔,淋灕盡致,為后人留下了數不盡的歷歷畫卷。
 
  《魏書狺釋老誌》記載:「涼州自張軌后,世信佛教。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舊式,村塢相屬,多有塔寺」。張掖是絲綢之路文化圈內漢地佛教文化的傳播中心之一。沿著境內古絲路,星羅棋布排列的大小佛寺,都以其不朽的身姿,昭示著一切。
 
  清代鍾賡起編纂的《甘州府誌》中記載的寺院就有近80座,正如古人所贊:「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古剎遍地。」
 
  如今,萬壽寺木塔已經成為張掖市的一處重要文化地標和旅游宣傳名片,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膜拜、參觀。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歷史文化價值,也日益引起國內學界、文博專家的關注。每逢重大節慶,當地群眾都要登塔望遠,净心祈福。
 
  千年木塔的前世今生
 
  萬壽寺木塔,為張掖城區現存記載最古老的寺院建築,位於張掖市區縣府街中心廣場西側。
 
  萬壽寺木塔原有十五層高,后經多次維修,改為九層。據說最早的木塔,塔心下面有一地窖,地窖中心直立一根鐵柱,下接鐵座,上承塔頂。人站在地窖鐵座上,用力扳動鐵柱,就可使全塔旋轉。明代時仍為木質結構塔,全塔沒有一釘一鉚,全靠頭拱,大梁立柱聯結,縱橫交錯,相互拉結,渾然一體。
 
  永樂十八年(1420年),哈烈國國王沙哈魯的使者曾赞叹說:「每層內有房屋門戶,施以油漆,全以術料建築,外貼以金,全塔儼然金制。」「此塔制作之工,可為世界之木工、鐵工、畫師取法也。」可見萬壽寺木塔建造技巧之高超。民間有歌謠曰:「張掖有個木塔寺,離天只有八九尺。」
 
  極言當時木塔之高。塔頂原有古鐘一口,據史料記載:「扣之,鐘聲隱約在天際,四野皆聞。」這就是后來人們常說的古甘州八景之一的「木塔疏鐘」,可謂:「塔勢凌霄漢,鐘聲叩白雲」。
 
  清代僧人卜舟題詩贊
 
  曰:巍然筆勢蘸寒谷,九級玲瓏造化互。結頂朝元映日月,盤根錯節傲霜風。聲飄烟景微茫外,影射波光淡漠中。靈瑞毓鐘張掖秀,宏仁標範永流東。
 
  這座塔不僅造型美觀,而且構制精細,別具風格。塔后有樓,俗名黑樓,取震懾黑水之意。現存建築為清末重建,又稱藏經樓,面闊五間,27.4米,上下兩層,重檐歇山頂,四周繞廊,古樸雄宏,與木塔交相輝映,共同組成了一幅風格獨具的亮麗景觀。
 
  難以割舍的木塔情結
 
  萬壽寺木塔,有人叫「張掖木塔」,或「甘州木塔」。關於木塔,當地人都能講述木塔的歷史變革和動聽的故事。雖然講述的內容或許不盡相同,但從他們的言語間能依稀看出或多或少的「木塔情結」。據《重修萬壽寺碑記》載,「釋迦涅槃時,火化三昧,得舍利子八萬四千粒。阿育王造塔置瓶每粒各建一塔,甘州木塔其一也。」
 
  1983年9月21日,張掖市在維修木塔時,發現了兩件重要文物,一件是銀環金戒指,2厘米大小;一件是琉璃佛珠,每顆直徑1厘米,共113顆連成一串。目前這兩件文物已得到有效保護,并陳列在張掖大佛寺文物展廳。王康說,從發現的僅有的兩件文物看,說明木塔的地宮沒有動。如果對木塔塔基下進行大規模維修,或許還會有更多的地宮裝藏品揭開神秘面紗,每件裝藏品都將是難得的文物,對研究一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等,是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和歷史佐證。
 
  此外,萬壽寺木塔的木工技術表明,木塔是古代甘青寧地區木構建築的杰出典範,是古代工匠將中國古代傳統建築藝術和佛教文化完美結合的歷史杰作,是張掖古代工匠勤勞智慧的實物證明,真實反映出古代張掖作為絲路重鎮在建築藝術方面的領先地位,為古代中西方藝術文化所作出的杰出貢獻。
 
  有一位游客曾在自己的博客上寫道:生來沒有見過多少塔,登上張掖木塔,尽管沒有唐僧逢塔必掃的虔誠,也深深地在內心禱告。或許盛夏心靈的感懷源於佛祖靈光的照耀,或許這片土地熱切歡迎著希望的種子。木塔用它久經風雨的身軀觀望著這片土地,守護著這片土地。心里暗暗對木塔說:「放心吧,新的時代已經走上屬於她的軌道,不僅僅是我,還有更多希望的種子會被帶到您的身邊,讓您守護下金黃的土地披上綠色的外衣。」
 
  歷史是根,文化是魂。作為目前全國保護較為完整的木塔建築之一,有著1400多年歷史的萬壽寺木塔,已經不再是單純建築學意義上的佛宮寺釋迦塔,而成為集建築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於一體的文化之塔。據介紹,近年來國內一些大學專門組織建築、歷史專業的學生前來張掖木塔觀摩、開展相關課題研究。一些小學語文教材中,也引入萬壽寺木塔內容。(作者:甘肅日報社記者)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