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正在中緬邊境中方一側勞作的多名中國公民,遭到來自緬甸境內的炸彈襲擊,已造成5人死亡,多人受傷。事後,中方予以嚴正交涉。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14日與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通話時,警告緬軍高層嚴管部隊,絕不能再犯,否則將采取「堅決果斷措施」。范長龍同時要求緬方認識到此事的嚴重性,嚴懲肇事者,並向死傷者家屬道歉並賠償。
不過,令人稱奇的是,緬甸政府迄今仍未有任何道歉的表示。最直接的回應是15日晚,緬甸政府宣傳部門在其官方網站上,以緬文和英文兩種語言發布了聲明,對中國居民的死傷深表「哀痛」。「哀痛」與「道歉」是有實質區別的:前者只是基於人道主義的同情,後者則是願意承擔責任。
緬政府對炸彈事件難辭其咎
緬甸政府為何不道歉?緬甸總統辦公廳副主任佐泰14日接受路透社采訪時的一番話,或有助於了解緬甸政府的心態。佐泰稱,「緬軍所有的空襲目標都是在本國境內」,且所有的空襲計劃都「嚴格執行了事先告知中方的協定」。至於此起事件的責任者,佐泰稱,「可能是敵人故意制造襲擊,企圖制造我方與中方之間的誤會。」這里所說的「敵人」,是指正同緬甸政府軍作戰的少數民族地方武裝果敢同盟軍。也就是說,在緬甸政府看來,自己不是肇事者,所以不必道歉。
從已公開的信息來看,目前確實無法斷定肇事者是誰,也不能判定是誤炸還是故意。但從道理上說,只要炸彈(抑或是炮彈)來自緬甸境內,作為國家的法人代表,緬甸政府就不應回避自己的責任,因為一國政府有義務保證本國境內不產生危害鄰國安全的行為。更何況,目前根本無法排除緬甸政府軍作孽的嫌疑。在真相不明且又造成中方人員重大傷亡的情況下,緬甸政府理應先向中方道歉,然後再與中方一起聯合調查真相。
不能誤把中方寬厚當軟弱
需要指出的是,出於顧全中緬關系大局考慮,一直以來,中方對來自緬甸的犯邊事件都是低調處理。就在幾天前的3月8日,已有數發炮彈落入中國境內,造成民房被毀,所幸無人員傷亡。而在2011年12月30日,緬甸政府軍也曾有數發炮彈落入中國境內。從常規上說,一國政府軍炮彈落入另一國境內,不管出於什麼原因,落入國都可將其當做挑釁甚至侵略行為看待。但出於對緬甸政府的信任,同時也基於中緬關系大局的考慮,中方沒有對此類事件上綱上線,只是表達了「嚴重關切」,甚至沒有提出「嚴正抗議」,更沒有以牙還牙地予以還擊。
但緬甸政府絕不能因為中方的寬厚,誤認為可以對中國的邊境安全漫不經心。此次事件發生後,有種看法認為,中緬邊境都是叢林,沒有明顯的邊界標誌,而緬甸空軍裝備落後,空中識別能力非常差,很可能因此導致了炸彈誤投事件。果真如此,也不能成為「誤炸」的理由:既然空中識別技術不過硬,緬甸空軍執行任務時理應留出足夠的「安全空間」,以防飛機誤入中國,或炸彈因慣性誤落中國。這樣的常識,緬甸空軍當然不會不懂,之所以明知故犯,惟一的解釋是不把中國的邊境安全當回事。
此次「誤炸」事件,也讓人想起1999年5月8日北約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事件。當時北約的解釋也是「誤炸」。但對比一下美國的處理方式,就能看出緬甸政府是如何的怠慢。雖然是北約所為,但美國沒有推卸責任,時任總統克林頓親自打電話給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道歉。但前兩次電話均被中方拒接,克林頓仍然沒有放棄,第三次電話才得以和中國領導人說上話。北約「誤炸」中國使館的性質當然很惡劣,但美國展現的善後誠意,還是值得肯定的。
相比之下,緬甸最高領導人別說主動打電話道歉,至今都沒就此事發過聲。這樣的處理方式,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香港商報評論 員余永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