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深
上周,一輛從武漢出發的動車,因為設備故障在發車五分鐘之后就斷電停止運行,「趴窩」在路邊。由於天氣酷熱,在密封的車廂內蒸了一個多小時「桑拿」之后,有乘客在情急之下砸破了車窗。在列車恢復通行后,乘務人員不得不依靠木板和紙箱擋住車窗破損處,并一路在旁看護。
亡羊補牢非上策
事后固然有輿論批評乘客砸壞車窗的行為,但是這些觀點都難免讓人覺得是吹毛求疵,缺乏設身處地的體驗。身在亞熱帶的我們經常能夠體驗到,在高溫天氣條件下,身處沒有空調的屋室內那種悶熱難耐的狂躁體驗,更何况是在沒有空氣流通的封閉車身之內呢?在這種生命體驗十分糟糕的極端條件之下,乘客有一些不理智的行為,確不必進行沒有意義的苛責。
最該受到批評的,應是鐵路部門糟糕的應急機制及動車的設計缺陷。根據報道,在乘客砸窗通風之后,才有列車員在乘客們的反覆要求下,打開了車廂的門。換句話說,乘務人員并非沒有在列車斷電之后,根據實際情况進行應急處理的技術和能力,但卻由於某種未知的原因,直到乘客產生嚴重不滿之后,才進行亡羊補牢式的補救。這只能說明,鐵路部門要麼根本沒有針對類似可能發生的情况所預先準備的應急預案,要麼就是該列車的乘務人員對這樣的應急預案缺乏了解無論怎樣,都可以說是鐵路部門的基本服務缺失。
除了乘務人員的人為因素,事故也顯示出了動車在設計方面的嚴重缺陷。一方面,列車在斷電之后,沒有應急電源為斷電的列車提供能源,以解決斷電期間的空調運行等基本乘客服務;另一方面,列車上也沒有配備諸如小型發電機、風扇等足以應付停電的應急設備。這些都說明,作為「中國制造」龍頭產品的鐵路列車,雖然總體上在產品質量、技術水平、運行能力方面都已經站在了世界前沿,但是在許多涉及乘客體驗的產品細節上,仍舊缺乏細緻的考量。
以人為本才是最佳設計
事實上,動車在這一次事故中所表現出的上述兩點不足,也是許多「中國制造」的產品常常為人所病垢的缺陷:服務與設計。當我們沉浸在「中國制造」近些年飛速進步的時候,我們必須清醒的意識到,「中國制造」的整體水平仍舊處在以「高性價比」作為最大優勢的工業化中期階段。但是放眼世界,消費市場早已升級到了比拼服務與設計的「后工業化」階段,蘋果、宜家、無印良品、H&M等品牌風靡全球就是明證。而歸根結底,其成功的核心無不是以「人」的價值作為產品的最終目的。
因此我們也許也可以期待,當有一天「中國制造」不再盲目追求「世界領先」、「全球最大」、「亞洲第一」等虛名,而將精力真正投入到為消費者服務的目的中的時候,「中國制造」才會真正的成為強大的「中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