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因噎廢食”的背後是權力任性

2015-07-15
来源:新華網

  祁紅珊是雲南省湖北商會會長,為了破解融資難,商會幾家企業想發起設立一家互聯網金融企業,可項目報上去,相關主管部門卻遲遲沒有批複。後來一問才知道,由於此前批准的部分企業出了問題,相關部門幹脆將所有互聯網金融企業審批全部擱置了。(7月14日《人民日報》)

  在一些地方,像這樣因所負責的領域出了問題,相關部門就一停了之、一關了之的現象並不鮮見。比如,在某市中心城區,由於年初發生過一起重大火災,該區要求加強對集貿市場整治,近三個月內關於集貿市場營業執照的審批也被全部擱置。

  這種做法,從正面來理解,是相關行政部門發現了監管疏漏,對問題在乎了,惟恐再出啥閃失,所以才幹脆停止審批或審而不批。這種“在乎”的態度當然是可貴的,但是他們因噎廢食,以規范、整治之名,該批的不批,該辦的不辦,該受理的不受理,將群眾的需求無限期、無理由擱置,對問題采取“一停了之”的做法卻是“任性”的。

  第一,這種行政不作為是對群眾利益的不負責任。市場商機稍縱即逝,一些企業的准入審批被人為拖延,就可能使企業本來具有先發優勢的項目被拖成“明日黃花”,給企業造成過高的不必要的機會成本。不負責任的審批擱置,也可能會影響到一些商戶的生計問題。像集貿市場的商販,所從事的生意本就是本小利薄,可能是全家人的生存所系。拖延審批一天,他們就一天沒有收入。相關部門如此有權不為,是不是太任性?

  第二,李克強總理在多個場合一再強調,對市場主體來說,“法無禁止皆可為”;對行政部門來說,“法定職責必須為”。相關領域出了事故,無論是責任方還是管理方確實應該總結問題,吸取教訓,該整治的整治,該完善的完善,但行政部門如果明裏暗裏禁止市場准入,避風頭,實質是一種怕出事、怕擔責的懶政思維。

  古人講“為官避事平生恥”,講的就是為政者應勇於擔當,敢於直面問題、解決問題,而非對問題采取畏縮、回避的態度。市場經濟中,百業俱興,誰也不能擔保哪個領域絕對不會出事故、出問題,尤其是現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市場環境下,新業態、新項目、新市場不斷湧現,可能面對許多新問題、新矛盾,如果都采取一出事兒就“一停了之”的任性做法,創從何談起,新從何來,業又從何而興?

  從監管者角度來說,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一方面要簡政放權,提高行政效率和效能;另一方面則要科學、規范的監管,依法行政。有權不為、有權任性、“無厘頭”式的隨意停止審批所暴露的,是有關部門以自我為主體的本位意識,他們或許知道守土有責、守土負責,但卻沒有認識到守土還該盡責。對他們來說應該明了,權為民賦,“看得見的手”是用來規范市場、調控市場,促進市場發展和完善的,而不是用來任性而為,為自己推責、卸責、避責的。(毛同輝)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