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美國挑戰中國南海主權的四大意圖

2015-10-11
来源:凤凰评论

  作者:史澤華

  在“新型大國關系”和“亞太再平衡”兩種戰略模式之間,美國仍存在結構性矛盾。這種態勢下,放風進軍中國南海擴建島礁12海里內,“再平衡”的意圖十分明顯。

  據美國海軍時報(Navy Times)網站10月8日報道,美國海軍正在準備派遣水面艦艇駛入中國在南中國海有主權爭議海域新造島礁12海里以內的水域,目前只待白宮授權。英國金融時報援引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高級官員的話說,預計這一行動將在兩周內展開。

  不久前的“習奧會”解決了中美關系中的一部分問題,比如確立了戰略不對抗的原則,擴展了危機控制的范圍,找到了更多共同利益增長點等。但是,一些敏感問題,尚未解決,在“新型大國關系”和“亞太再平衡”兩種戰略模式之間,仍存在結構性矛盾。這種態勢下,美國放風進軍中國南海擴建島礁12海里內,“再平衡”的意圖十分明顯:

  首先是通過制造地區緊張氛圍,維系領導地位和同盟團結。美國試圖明確告訴中方,保護南海“核心國家利益”的過程中,不得挑釁美國作為領導國制定的既有規則。當前,日本安保體制的修訂在日本國內遭遇不少抵制;菲律賓把南海問題提交國際仲裁的做法,變成了自說自話;越南在效仿中國擴建島礁,但國力不濟,價值觀方面與美國的共識較少,借力價值不大;印度想介入南海爭端,但無論實力還是道義上都先天不足。缺少借力打力的中介,美國只能直接出來扛旗。這樣,“小兄弟”們才不容易有二心,沒準為了揩油水還會很積極。

  其次是試探中國真實意圖,破解中國借島礁擴建輸出的戰略影響力。對美國而言,如果中國示弱,接受美方規則,那便大好了。即便不能如此,先發制人地明示己方戰略意圖,也可以逼迫中國亮出真實底線。其他主權聲索國雖然質疑中國“九段線”的合法性,但沒辦法幫助美國提煉出既符合戰略利益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應對方案。

  再則,解決領土問題,多數都要把國際法與實力展示結合起來。通過進軍決策,美國可以從微觀層面觀察中國是不是要賦予擴建后的島礁以12海里實質性領海權利,以及如何處置12海里以外的南海海域。宏觀層面,還可以試探中國對美國“公海自由”原則的真實態度。

  最后是讓“再平衡”戰略內部更加“平衡”。TPP談完了,基本效果不錯,讓中國有了一些壓力,美國貿易派們可以彈冠相慶了,軍事派則顯得有些蜻蜓點水,沒能把美國軍事部署東移的效果展示出來。軍方要有自己的表達,否則會在美國外交政策系統中丟掉存在感。此次國防部長卡特帶頭發聲,不排除軍方在以提前公開消息的方式倒逼總統決策。

  在美國,以共和黨為代表的一部分強硬派認為,奧巴馬政府這些年的對外政策太軟弱了,需要以各種可能的辦法讓總統“覺醒”。同時,混亂預熱的大選中,很多人也紛紛打出外交政策牌,攻擊總統軟弱是最廉價獲利的方式。在這些鼓噪之下,對華強硬成了一種社會情緒,奧巴馬的壓力不小。中美元首多次會晤,對這種情緒進行了抑制。但是,由政府主動引導宣泄,也是一種辦法。

  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問題上,奧巴馬政府也曾經試驗此法。美國軍機聲稱進入,中國進行跟蹤監視,但事后中美兩國對事實的解釋有所不同。這種不同,其實是雙方讓戰略意圖從明確回歸模糊的“默契”,危機沒有實質性升級。今年7月,美國曾制造太平洋艦隊司令空中“偵察”中國南海島礁事件,但相關的戰略效果沒有充分實現。此次如果成行,是更“大膽”的做法。

  這種做法的潛在戰略風險也很明顯,不僅要防止盟友失控,做出更出格的“以小博大”冒險行動,而且要防止中方的激烈反彈。如果中美軍事關系因此出現新的波動,總統在對華政策決策中的自由度會大大削弱。不過,在剩下的一年多任期里,奧巴馬政府在國內政治領域累積政績的機會已經不多。對外政策領域,美國拿俄羅斯也沒有太多的辦法。因此,不排除把焦點進一步聚集到中國身上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