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建制仍居主流 培養政壇新秀 共建和諧社會

2015-11-24
来源:大公網
  二零一五年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全港十八區四百三十一個議席已經全部產生,而選舉結果帶來了三點重要的啟示,值得各方認真重視和研究。
 
  三點啟示之一,是“民建聯”奪得一百一十九個議席,繼續保住本港政壇“第一大黨”的地位,在區議會及立法會兩級架構中都擁有最多議席。這一點是令人感到欣慰及高興的。
 
  本屆區選,民建聯并不是一開始就居于優勢,而是恰恰相反,政改鎩羽、表決“甩轆”、“占中”猖獗、青年力量冒起,都使到該黨在選戰中面對眾多不確定以至不利的因素,但是,該黨最終取得了穩中有進的佳績,并未令支持者失望。
 
  事實再一次證明,維護繁榮穩定、支持政府施政、發展經濟民生、要求和諧團結,始終是港人社會的主流民意,不管有多少意見和不滿,市民仍然支持一個“打正旗號”愛國愛港的政黨繼續穩住大局,也不愿見到抗中亂港、違法暴力的政治勢力有機會進一步坐大。從某一角度而言,選民選擇把票投給民建聯,并不完全是認同其工作表現,而是基于不要“抗中”、不要“占領”、不想香港亂。正確的政治方針是政黨的生命線,愛國愛港、穩港建港的立場方針就是“民建聯”在歷次選戰包括眼前這次區選能夠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原因。
 
  當然,有了正確的方針和路向,仍然需要有表現和實績支持,特別是區議會的工作,聯系千家萬戶,大至區內交通、環保、醫療、教育、文康體的需要,具體至逢年過節的“蛇齋餅糉”,真是鉅細無遺、掛一漏萬,一點也不能疏忽大意,否則,到投票前夕才去拍門“洗樓”,只能是自討沒趣。民建聯、工聯會以及其他建制派政黨、團體的候選人,在這次區選中能夠取得佳績,對全港市民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一結果符合全港市民的根本利益,符合維護繁榮穩定、發展經濟民生的需要。
 
  啟示之二,是選舉“年輕化”。這是本次區選中一個帶有普遍意義的現象,包括參選的年輕人增加、當選的年輕人增加、投票的年輕人更是顯著增加。
 
  選舉“年輕化”,是一個值得歡迎的好現象,盡管部分“首投族”把第一次投了給“傘兵”候選人,但他們關心社會事務、認同體制架構、克盡公民責任的舉動卻值得肯定。更何況,“年輕化”的并不僅僅是泛民,建制一方同樣有一批新星、新秀冒起,而且取得令人振奮的佳績,擊敗區選“長勝將軍”馮檢基的不是建制派大姐大佬,而是年僅二十五歲的“小花”陳穎欣,真是雛鳳聲清、后生可畏,令人不能不對年輕一輩的參政力量刮目相看。
 
  可以肯定,通過此次區選,如何培養新一代年輕力量,已經成為擺在全港政黨、團體面前的迫切課題;今后各級選舉,可以說,將會是“得年輕者得天下”,特別是建制派政黨,資深人員不缺,缺的是既有愛國愛港之心、服務社會之志,且具備良好教育背景的優秀年輕人。
 
  像此次最耀目的“小花”陳穎欣,出身公務員家庭,港大畢業、留學英國,返港后加入民建聯,參與地區事務平日工作認真、積極,人又靚女,早已在坊眾中留下好印象,“老餅基哥”碰到如此高質“小花”,只能是自嘆不如而已。難得的是,陳穎欣“勝不驕”,當選后向馮檢基的祝賀鞠躬還禮,態度謙遜,孺子可教也。民建聯、工聯會等建制力量,今后如能培養出更多像周浩鼎、顏汶羽、陳穎欣、洪錦鉉等優秀接班人,何愁大事不成也。
 
  當然,培養年輕從政、參政人才的同時,如何從整體上改善政黨的形象,擺脫框框“老套”,真正做到代表大多數市民的利益,對政府施政“是其是、非其非”,做到政黨年輕化,才能夠為新一代成員打開局面,以至奪取選舉的勝利。眼前,民建聯主席李慧瓊自己就是一位年輕人,形象上佳、表現可喜,在前輩的支持下,一定能夠團結黨內外老中青,帶領民建聯開創新局、邁步向前。
 
  啟示之三,是市民求變心切,這變,不是“變天”,而是對和諧社會、有效施政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強烈渴求和期盼。“亂變”不受歡迎,“不變”也不得人心,市民已經徹底厭倦無了期的政治爭拗,厭棄毫無建設性的議會吵鬧和“拉布”,對日漸沉郁的社會氛圍、停滯不前的經濟局面更感到深深的厭煩和不安,區選的投票結果,每一票都是市民的一聲吶喊和一份訴求,為政者和各種從政力量又豈能聽而不聞、無動于中?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