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斌
公益二類事業單位要取消事業編制與行政級別,公開招聘員工,與員工訂立合同,讓編制的市場價值歸零,意味著這兩個行業的生產要素市場得以松綁,由市場來配置資源。
看風向知趨勢,事業單位改革要動真格了。2016年7月下旬,人社部召開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在介紹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下一步工作安排時,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研究制定高校、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後的人事管理銜接辦法。”
根據2011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指導意見》,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分為兩類: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為公益一類;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為公益二類。“對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積極探索管辦分離的有效實現形式,逐步取消行政級別”。
由此可見,將取消事業編制的是公益二類事業單位。
一些地方已有試點改革了。日前,有媒體報道了深圳的一個案例:2012年開始投入使用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是一家沒有行政級別的公立醫院,所有員工不再具有事業編制,“醫生的年薪起點是40萬,最高的顧問醫生年薪將近100萬,充分體現勞務價值和技術價值”。
就深圳而言,2015年5月深圳市通過的《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提出:“深入推進公立醫院政事分開改革,公立醫院不再實行編制管理,取消行政級別,促進不同級別醫院按照專業化管理要求依法治理”。
那么,如何理解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
先看看什么是完全由市場配置資源吧。如果一個行業,沒有企業准入門檻限制,企業是自由競爭的,對雇員的從業資格也沒有設置很高的前置要求;該行業向市場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沒有價格管制,其他各類管制也較少。這可以算完全由市場配置資源。
說得再細一些。一個行業可以細分為兩個市場:產品市場與生產要素市場。如果這兩個市場都是自由競爭的,那這個行業就是完全由市場配置資源。例如手機行業,市面上有N種品牌與機型,手機價錢是隨行就市的,所以產品市場是自由競爭的;英語老師也可以去開手機公司,代工產的大門是敞開的,歡迎你去當普工,所以生產要素市場也是自由競爭的。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教育與醫療行業。這兩個行業的公益性或非營利性主要體現在:義務教育是不收學費的,高等教育及醫療服務是有價格管制的,比實際市場價格要低;因為這個,公立學校與醫院享受政府全額撥款或差額撥款。當然,也有一些中小校通過收取借讀費、贊助費將部分學位以市價賣出去,一些公立醫院通過特需門診將優質醫療服務以市價賣出去。不過,總體上,這兩個行業的產品市場是受到政府高度補貼與高度管制的。
一直以來,高校與公立醫院是有事業編制與行政級別的,意味著這兩個行業的生產要素市場也是高度管制的。曾經某地招清潔工提供事業編制,大批大學生或碩士去應聘;某地招城管提供編制,連博士與海歸都去應聘,這就是編制的魅力所在。編制是值錢的。某地有編制的清潔工花錢雇人替自己幹活,這中間的差價就是編制的市場價值。
有無編制造成同工不同酬,那還是小事。編制還是護身符。在事業單位,總有一些能力與德性低下的人仗著有編制在身,對單位貢獻甚小甚至為負,但單位往往拿這種人沒辦法。要辭退一個有編制的人太難了。
現在,公益二類事業單位要取消事業編制與行政級別,公開招聘員工,與員工訂立合同,讓編制的市場價值歸零,意味著這兩個行業的生產要素市場得以松綁,由市場來配置資源。
所以,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含意是,繼續保持這兩個行業的公益性與非營利性,政府繼續對這兩個行業的產品市場進行高度補貼與高度管制,但要取消這兩個行業的事業編制與行政級別,讓這兩個行業的生產要素市場由市場來配置資源。這才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正確打開方式。
另外,“積極探索管辦分離的有效實現形式”,亦飽含深意。管辦分離對教育與醫療這兩個行業實現“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是至為關鍵的。此話怎講?
“管辦分離的有效實現形式”是有的。現在,由國資委來行使出資人的職責,掌管一個地方的國企與國有資產;政府部門專門行使行政管理功能,對國企民企一視同仁。這運動員與裁判員各司其職,沒有利益沖突問題。但在教育與醫療行業,各自的行政主管部門既掌管轄區內的公立學校與公立醫院資產,又行使對行業的監管功能,這是集運動員與裁判員的角色與一體。
未來,在教育與醫療行業,也應該設立行業國資委,或者幹脆劃歸同級別國資委,讓各自的行政主管部門來專司監管之職。這樣,這兩個行業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沒門”才能一一被拆除,這兩個行業的生產要素市場才能進一步實現由市場來配置資源。
總之,高校、公立醫院取消事業編制,是打破鐵飯碗,但天地會更寬廣,必然會帶來公平與效率的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