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都社論
要解決中國城鎮化的泡沫問題,克制大規模造城運動,必須樹立理性的政績導向,明確科學的城鎮化方向,創新地方官員的考核機制。
媒體近日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調查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5月,全國縣及縣以上的新城新區數量已高達3500多個。研究表明,中國的新城新區發展,普遍面臨著規劃上過度超前、定位上同質化、過度依賴房地產拉動等突出問題。
這其實並不是相關機構第一次對造城運動示警。舉目四望,蘭州推平移走700座荒山建新城,貴州多個貧困縣土地置換集鎮建設新城,廬山建新城1.5萬名居民遷下山……近年來各地造城運動可謂風起雲湧,隨著城鎮化的推進,似乎已很難有一種力量阻止一座座宏大的新城在神州大地拔地而起。
規模如此龐大的造城運動中是否存在泡沫,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毫無疑問,新城並非不可建設,有的城鎮因為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吸納了越來越多的人口,需要建設新城對此進行容納,有的曆史文化名城承載了過多的人流量,為了對曆史文物進行更好的保護和獲得新的發展空間,另造新城也無可厚非,但只要打量一下就可以知道,在轟轟烈烈的造城運動中,類似的情況又有多少?
自然,作為造城運動主導的一方,似乎永遠都不缺乏理由。這些理由是否經得起推敲姑且不論,一個最緊迫的問題卻不容回避:造了這么多新城,誰來住?人從哪裏來?
這樣一個問題,即使是造城運動的主導者看來也頗感頭疼。以往城鎮化中的進城農民被視為新城的理想居民,但由於農民進城面臨諸多障礙,市民化的農民入城的速度和規模似乎一時很難契合造城的初衷。如今城市人口規模差別化調控的政策已經明確,嚴控人口規模的特大城市隨之“溢出”一部分人口,對於數量眾多的小城鎮、小城市來說,又喚起了承接這部分人口的希望。媒體報道,“西部、西南部幾個地市規劃部門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工作中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搶人。”
然而鑒於人的強烈的流動性,“搶人”注定不會是一個輕松的工作。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城鎮化的核心是“市場化”,動力是“工業化”,如果丟掉這兩點,僅有華麗的高樓和寬敞的馬路,缺乏相應工業實力的支撐,無法提供廣闊的就業通道,再加上公共服務供給的不足,這樣的新城再宏偉又能吸引多少人口?
《人民日報》曾經刊發評論痛批一些地方“拍腦袋造新城”“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許多問題”:宏大的新城由於缺乏產業支撐,招來商家寥寥無幾,“新城區最終變成了荒草地”,有的新城沒有足夠的人口,“到了夜晚一片漆黑,無人居住,成為‘鬼城’”,還有一些新城大肆違規占地擴張,“安置補償不合理,政策不到位,引發群眾不滿,群體性事件頻發,嚴重影響了社會和諧穩定”……而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首先受到造城熱沖擊的應是中央確定的“房地產去庫存”的目標。規劃新區“畫大餅”,規劃人口盲目求大,當地的地產業想不熱都不行,又如何去庫存?
近日公布的《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顯示,“十二五”時期全國城鎮建設用地增長約20%,遠高於同期城鎮人口11%的增幅,城鎮建設用地增長速度約為同期城鎮人口增加幅度的180%,粗放利用形勢嚴峻。城市建設拍腦袋規劃,行政權力主導造城,土地利用的低效率幾乎是一種必然。要改變這種趨勢,對中小城鎮來說,當下最重要的顯然不是造城而是先要練好內功,即通過公共服務水平和產業支撐能力的提升來逐步積聚人氣。
土地資源的浪費、生態環境的壓力、揮之不去的高庫存……拔苗助長、脫離實際的造城熱中隱藏的風險並非難以窺測。然而盲目造城運動屢經斥責卻難以刹車,原因何在?在專家看來,“要解決中國城鎮化的泡沫問題,克制大規模造城運動,必須樹立理性的政績導向,明確科學的城鎮化方向,創新地方官員的考核機制”。也許這正是問題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