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66

今天,我們該如何贏得和平?

2016-08-16
来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程亞文

  曆史的心結再怎么難解,也還是要想出辦法來慢慢化解,否則,讓戰爭再次重演,那不僅是中日兩國之殤,也是整個人類之殤。

  8月15日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七十一周年紀念日。

  1945年8月16日,《大公報》用杜甫的一首詩句,做了當天題為《日本投降了》的社論開頭:“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一個有意思的插曲是,當時報紙想要找若幹大字做標題,可是字盤裏最大的字都嫌小,無奈之下,只好請華北有名的金石家崔永超先生現刻現用。

  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之前,日本即將投降的消息就已經在中國各地流傳,駐在重慶崇文鎮的《大公報》記者陳紀瀅,記載了當時他在一家小雜貨店看到的畫面:當這家雜貨店的一台十分稀罕的收音機,播放出日本將宣布投降的新聞時,不一會兒工夫,商店門前便被大量人群擠滿,每個人都表露出歡欣的表情。而在延安,1945年8月15日的《新華日報》,發表了蕭三的一首詩《延安狂歡夜》,詩中寫道:盡管已經吹過熄燈號,人們大半已經就寢,忽然山上山下,到處鑼鼓喧天。

  撫今追昔

  保持獨立自強是關鍵

  在日本投降之際,中國各處無分黨派、信仰,情不自禁流淌出來的歡喜場景,充分表露了中國人民對戰爭的厭惡、對和平的渴望。這場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曆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中國人民為保家衛國付出了巨大代價,通過殊死抵抗和反攻,最終取得了完全勝利,曾被日本割占的寶島台灣得以收回,一洗往日奇恥大辱,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實現了自我救贖。回顧戰爭曆程,中國人在緊要關頭,放下黨派歧見,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了全民族的大團結,展現出來的高昂愛國熱情、高度組織能力、高漲戰鬥意志,是抗日戰爭最終取得勝利的最大保證。同時,中國人民的抗戰,也得到了美國、蘇聯等國家的援助,國際力量彙入到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大合唱,極大鼓舞了中華民族與日本軍國主義血戰到底的決心。

  撫今追昔,抗日戰爭的勝利,給中華民族的最大啟示,是保持獨立自強的民族精神、爭取最多最大的國際社會支持,乃是一個國家長遠發展的不二法門。這一點,對於今天來說仍然如此。

  正視中日關系的波瀾

  七十多年後,戰爭似乎已經遠去,然而,對戰爭的不同記憶、對曆史的不同解讀,以及現實國際關系所表現出來的激烈動蕩,都在提醒人們要保持穩定的和平和防止戰爭重演,仍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在所有值得重視的事態中,中日關系近年來的持續趨冷,尤其引人注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中日之間曾有過相交甚睦的時期,兩國一度還以“一衣帶水”來形容彼此應該維持的友好關系。中日同為東亞區域的兩個大國,這兩個國家如果能像曾經是敵人的法國與德國那樣,在戰後聯手為歐洲設計一體化的未來,這不僅將是亞洲之幸,也是這兩個國家之幸。可惜的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中日兩國常見的關系模式,已經轉變為爭吵爭吵再爭吵。更為嚴重的是,日本近年來還明顯以中國為敵,在很多關系中國利益的國際事務上,都處處與中國作梗。導致中日關系“向下沉淪”的因素,主要是兩個:

  一是日本對曆史和現實的認識。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日本對戰爭的反思,一直很不徹底,對以往侵略中國和其他國家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仍遮遮掩掩、態度曖昧,有時甚至一口否認。這些年來,無論是在曆史教科書、南京大屠殺還是在慰安婦問題上,日本都沒有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有意無意掩蓋曆史真相、模糊戰爭罪行。日前剛剛出任日本防衛相的稻田朋美,就曾多次宣稱侵華日軍在南京所謂的“殺人比賽”是虛構,對侵華史實避重就輕、諱莫如深。更甚為之,近年來,日本還刻意通過宣傳國內曾受原子彈轟炸的經曆,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模樣,進一步混淆了戰爭是非。

  日本對現實的理解,也對中日關系的改善形成了障礙。20世紀下半葉以來的大多數時間內,日本都是以“全面先進”的面貌,與周圍國家交往的。而在近些年間,隨著中國在經濟總量上超越日本以及日本對外經濟影響力的不斷減小,日本對中國的心理優越感也逐漸喪失,對中國在亞洲和世界扮演越來越活躍的能動角色,也在心理上難以接受。這也構成了日本決心“對抗”中國的重要動因。

  二是受制於國際大格局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中日關系還難以抵禦國際上的風吹草動。自2008年歐美金融危機以來,全球格局的最大變化,就是西方國家已難以維持以往的強勢地位,美國霸權也表現出衰敗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為防范隨著中國興起沖擊其貨幣霸權、保持其“世界第一”的國際地位,開始實施以亞制亞政策,有意激化周圍國家與中國的矛盾和沖突,將其他國家從中國身邊拉開,使近年來進展良好的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受挫。為防止東亞經濟脫離美元控制,美國近年還竭力拉攏日本等東亞國家加入由其主導的環太平洋經濟夥伴關系協定。

  與六七年前欣欣向榮的東亞經濟一體化趨勢相比,當前的東亞經濟整合已經遭遇寒冬,東亞三個重要國家中國、日本和韓國曾經共同探索多年的自由貿易區談判,如今也已陷入停頓。這當然與中美關系的波動密切相關。正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所說的那樣,中日關系總是隨中美關系起舞,中美關系好則中日關系好,中美關系差則中日關系差。世界政治的總體面貌,也決定了中日之間要形成健康良好的關系形態,極為困難。

  對中日關系仍應從長計議

  盡管目前的中日關系仍差強人意,然而,在紀念贏得抗日戰爭勝利七十一周年之際,中國人還是應該多從曆史中總結經驗、積累智慧,而不是以延續仇恨為目的。曆史的心結再怎么難解,也還是要想出辦法來慢慢化解,否則,讓戰爭再次重演,那不僅是中日兩國之殤,也是整個人類之殤。

  在未來時段內,要推動中日關系向好轉變,需要把握原則與策略的平衡。一方面,中國政府和人民無論如何也不會寬縱日本否認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和對外侵略曆史的企圖。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當前日本政府最需要做的,是勇敢面對侵略曆史,承認戰爭罪責,謹守和平憲法,堅持和平主義路線,牢記戰爭給中日兩國人民帶來的慘痛損失,汲取當年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冒險政策失敗的曆史教訓,並尊重戰後國際規則尤其是東亞地區國際秩序,使世界各國人民、東亞各國人民,尤其是中日兩國人民長久共享和平發展與雙贏互利之福。

  另一方面,中國也要營造有利的國際環境,最終使中日關系解套樹立起充足信心。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讓中國在國際社會有了不可小覷的能動空間。過去若幹年間,中國通過海外維和、公海護航、災難援助等形式,已經逐漸轉變為國際生活公共品的一個重要提供者。而在近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舉措,既為自身長遠發展謀出路,也為與其他國家的共同發展與和平找前景,在這方面的努力,舉世矚目。

  當中國越來越是以一個國際社會的建設者的面貌頻繁出現於國際舞台時,中國也以向國際理想主義的回歸和重構,回應其他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對中國未來走向的疑慮,這也是與當年日本式的國家利己主義的顯著差別。以這種胸懷和自信為依托,中國仍可風物長宜放眼量,對未來中日關系的走向,要有長遠的謀劃和良好的預期。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