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66

從新加坡經驗看治「獨」

2016-08-16
来源:大公網

    孔永樂  

  自二○一四年「佔中」事件後,「港獨」「自決」似乎漸漸取代了以往的「普選」字眼,成為反對政府的其中一個重要口號。當中,不少年輕人經常組織街頭抗議活動,甚至參與立法會選舉,公開宣傳「港獨」理念。日前,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最新一期(八月號)發布「政治與抗爭」民調,指在受訪的三百八十五名港大生中,有六成人贊成「港獨」。上周五晚上,本地青年團體在旺角組織直播港隊對國家隊的奧運賽事,宣傳活動中不乏支持「港獨」的字句。同時,不少本地中學紛紛在網上成立「本土」學社,招攬在校的中學生加入,並鼓勵學生參選學生會,宣傳本土政治意識。香港的生活及學習環境都似乎日益「政治化」,而年輕人的情況特別明顯。

  新加坡嚴厲執法

  事實上,新加坡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亦遇到類似情況。二○一二年,新加坡第六任總統塞拉潘.納丹(S.R. Nathan)出版了個人回憶錄,書中包括不少珍貴的個人親身經歷及圖片,記載自己從平民到總統的傳奇一生。回憶錄第六章提及納丹在馬來亞大學的求學經歷。納丹回憶,一九五三年大學宿舍樓成立了學生組織,成員包括政治思想極端的學生。初時,幾乎只有幾個人知道該組織的存在。之後,該組織創辦學生雜誌《法查爾》(阿拉伯語意為「破曉」),在校內宣傳其政治思想。上世紀五十年代,新加坡發生了一系列學生運動,令大學也瀰漫着政治氣氛。當時仍是大學生的納丹比較關心勞工福利及社會問題,進入大學後參與了學生組織,是《法查爾》其中一名學生委員。

  起初,納丹只負責支付印刷費及做會議紀錄等行政工作。然而,納丹逐漸發覺《法查爾》的內容愈具煽動元素。最初幾期出版前,文稿一般只在每月例會的最後幾分鐘,才讓全體委員會討論及批准,學生委員根本沒有細心批閱,有時也不知道文稿是哪一位委員負責撰寫。納丹開始時不以為然,畢竟以完成學業為主要目標。然而,有一次,有人在大學大量派發以委員會名義發表的雜誌,且大部分是署名文章。納丹在後期更懷疑大部分文章是別人代筆,因為文筆和措辭都不似是他身邊所認識的學生委員的水平。

  第七期《法查爾》出版時,由於正值期末考試,內容根本沒有經過編輯部仔細審閱,雜誌社論的作者不詳,但大標題「侵略亞洲」引起政府的強烈反應,最終政府當局指控編輯部犯了煽動罪。數日後,納丹在宿舍樓收到一份通知,要求他到警察刑事偵查局的政治部協助調查。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其回憶錄中寫道,一九五○年代初,不少政治狂熱分子於選舉期間,積極向工人、居民及華校學生宣傳,鼓動他們反對政府、反對警察、反對資本家和協助資本家的本地人。他們經常透過各種不同議題煽動起人們的憎恨,令相信他們的圈內人認為,只有革命才能成功。他們的目的根本不是辯論、評理或解決紛爭,而是製造更多對抗的局面,最終引發社會暴亂。重要的是,動亂發生時大批暴民有策略地攻擊警察,其後不少學生及家長繼續開展鬥爭,令新加坡陷入經濟及社會皆混亂的狀況。即使在一九五○年代後期,政府已經平息了多次騷亂,新加坡社會內不少組織仍永無休止地暗中活動,差不多天天招募新人,直至李光耀完全掌握政權後,透過不斷更新過時的法例,加上舉世聞名的嚴厲執法,新加坡的政治動亂才明顯改善。

  現時香港的情況如何?《學苑》的民調讓不少社會人士質疑。從學術倫理及研究方法的角度看,研究調查有時由於樣本設定或收集數據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失誤及偏差,令結果變得不可靠或無效,甚至過程中可能出現違規行為、偽造數據等問題。嚴格而言,港大學生會刊物是由大學正式出版的刊物,內容亦影響學刊及大學聲譽。學生會刊物委員會面對具爭議的內容時,有責任向大眾詳細交代,合共多少人負責收集及整理數據,如何收集及整理數據,以及每篇文章的作者及編輯是誰。這也是一般公開刊物文責自負及進行學術研究的基本態度。

  香港仍有「煽動罪」

  另一方面,大學學生刊物的編輯部不可能逃避責任。二○○七年,香港中文大學學生刊物《中大學生報》的情色版內容,因接獲投訴而訴諸法庭。其後,大學向學生報的相關學生發出警告信。近年來,香港大學的學生刊物經常發表涉及「港獨」的內容,且頻率似乎越來越多。校方的處理手法值得關注。從宏觀的社會角度看,一九五一年,港英政府制定了《刊物管制綜合條例》,嚴格規定防止個人或組織利用大眾傳播散播破壞香港社會治安、煽動動亂、誘人犯罪及損害政治穩定的言論或刊物出版。雖然整體條例於一九八七年撤銷,不過,香港現時仍有「煽動罪」,任何人發表煽動文字或刊印、發布、分發、展示煽動刊物,引起憎恨中央政府或特區政府,或激起對其離叛,即屬觸犯「煽動罪」,初次定罪可被判監兩年。現在,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已在社會廣泛報道,若然內容涉嫌損害政治穩定及影響社會秩序,政府有關部門需要密切留意。否則,刊物內容有機會引起更大的社會動亂,上世紀的新加坡便曾發生。

  現時,香港不論在立法會選舉,或是在社交媒體、大學及中學裏,都出現「港獨」言論,甚至有組織有行動。香港政府需要檢討管理選舉、公共傳播以及教育機構的相關法例,從而應對「港獨」蔓延,維護香港社會秩序及政治穩定。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博士生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