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加大積極財政力度”幾乎成了口號,人人都喊。甚至有央行官員公開說,“降稅效果好於降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財政赤字可以有所突破”。
那么,今年上半年,我們的財政政策到底怎么樣,夠不夠積極呢?
談及財政政策,主要看四點——“收、支、管、平”:
1.“收”和“支”好理解,就是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這也是財政政策最為重要的兩個手段。
2.“平”是財政的狀態,即收入和支出疊加後的結果。從長遠看,財政收支追求動態平衡是各國的共識,而“積極財政”是不平衡,是從短期數據表現出的財政赤字,即支大於收。
3.“管”是財政政策的節奏。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進度和節奏。
從這四點入手,我們來求證今年上半年財政的積極度:
今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和支出的累計額分別為8.55萬億和8.92萬億,出現近3700億的財政赤字。
千萬不要小覷這3700億,需知自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上半年就出現了財政赤字的局面,在我國尚屬首次。此前,財政收支的規律基本是上半年抓收錢,下半年抓花錢——1994年至2015年,除了2007年財政盈餘,其餘年份均為財政赤字,並且赤字均發生在下半年。
2016年打破了這一規律。可見從“管”的進度看,當前的財政政策已經很積極,並且從沒這么積極過。
再看“管”的趨向,具體是看宏觀稅負。按照半年口徑,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為25.1%。事實上,自2011年以來,這一指標就穩定在25%左右。換句話說,我們的宏觀稅負水平在過去6年間就沒有變過。在地方層面,2016年上半年有超過25.1%宏觀稅負的地區只有4個。
這樣看來,我們的財政還不夠積極,尤其是在“降低稅負”已然列入中央“三去一降一補”的情況下。而稅負的穩定,主要源自劃歸中央財政收入的國稅力度。
當然,把“不積極”的板子都打在中央財政身上,也有些冤枉:
一來,年初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預算安排”已經明確,今年全國赤字規模為2.18萬億元。財政支出的規模就是實際收入再加上這2.18萬億。這樣一來,想要加大支出,首先就要擴大收入。
二來,我國財政收支的格局是“收入大頭在中央,支出大頭在地方”,中間的銜接靠中央給地方的稅收返回和轉移支付,並藉此傳遞宏觀意圖。例如,中央財政支持偏向西部邊疆,很明顯地表現在這些地區收入和支出占GDP的比重上——最突出的是西藏,今年上半年西藏財政收入和支出與其GDP的比值分別為14%和143%,也就是說中央財政對西藏的支持已經超出了其GDP的規模。其他邊陲省份的情況也大抵如此。但由於種種原因,不少西部省份的經濟增速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進而對“積極財政”產生了一定的抵消作用。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財政部,作者計算。
那么,我們的財政到底算不算積極呢?似乎很難一概而論。筆者認為,這最終取決於財政政策的實際落實力度,取決於政策效果夠不夠積極。
目前看來,“積極財政”的效果還不錯。雖然全國GDP上半年6.7%的實際增速低於去年的6.9%,但名義增速已回升至7.45%,較上年高出0.8個百分點。同時,GDP季度環比折年率增速也回升至7.4%,高於去年的6.1%。從地方看,除江蘇、湖北、湖南、遼寧和山西之外,其他地區的名義增速均出現好轉勢頭——增速超過10%的地區由去年的3個增加至6個;超過全國平均增速的地區則由去年的11個增至16個。
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穩住和擴大這一勢頭。怎么做呢?既然“積極財政”在推進的節奏上已經到位,那么在其趨向上,是不是可以進一步“加大減稅力度”呢?“雞能生蛋,蛋也能生雞”,涵養稅源,本身就是一種積極財政。至於由此帶來對財政支出空間的影響,則需要在支出結構和赤字約束上想辦法,所以我還是想強調“經濟痕跡”第三期的看法——“減稅要來真的”。
注釋:GDP季度環比折年率增速,是指按照GDP的季度數據,測算出當季GDP的環比增速,並假定未來三個季度GDP保持這一增速,進而外推出GDP全年的增速。與同比增長速度相比,環比折年率增速對經濟指標變動的反映更靈敏,該指標在全球已經被廣泛使用多年,我國是從2010年4季度開始公布此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