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66

總理在北美如何行“大學之道”

2016-09-23
来源:鳳凰評論

   作者:仲海平

  僅停留在“作秀”階段的“親民”只能算“小學之道”,“大學之道”的“親民”,是就彼此最關心、最容易產生誤解和摩擦的層面開誠布公,坦率交換意見,傾聽和談論彼此最關注、和雙方相互利益最攸關的話題。《禮記.大學》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所謂“大學”即“大人之學”,套用到國際關系領域,照今天的解讀,可以說成“成熟的、負責任國家的外交戰略”,而“新民”即“親民”,則可解讀為“重視發展和目標國間的非官方關系”。

  作為21世紀第一個十年裏崛起速度最快的大國,如今的中國已名副其實到了講求“大學之道”的階段,高層外事活動的主旨,自然也就不僅僅局限於廟堂上的折沖樽俎,而必須將更多精力花費到“親民”這一方面,惟如此,才能讓自己的外交努力“止於至善”,即達到最佳的效果。

  李克強總理此次的北美之行也同樣如此:其剛剛結束的美國之行,主旨是出席第71屆聯合國大會,並在一般性辯論上發表講話,但另一項非官方性質的“親民”活動——出席紐約經濟俱樂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和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當地時間9月20日晚的歡迎宴會,卻受到異乎尋常的關注。

  《華爾街日報》和路透社等媒體指出,在這次和美國商業團體間的非正式會面中,李克強總理表現得“很放松、很坦率,並沒有照本宣科”,在被問及“更青睞哪位美國總統候選人”時他表示,美國大選是美國的內政,他本人對此可以說的話十分有限,但“不論誰當選都堅信中美關系將繼續穩步向積極方向發展”。在被問及“中國市場對外資的限制引發外國企業經營者抱怨”時,他強調“中國許多經濟部門尚未成熟,成熟的過程也就是逐步開放的過程”,稱今後中國經濟對外資開放的領域只會逐步增加,“大門一旦打開就無法關閉”;就棘手的中美雙邊投資條約談判問題,李克強總理強調,只要兩國采取強有力和務實態度,就一定能達成互惠互利的協定,並特別舉了中國已決定在紐約設立人民幣清算行的事例加以佐證。

  在此次活動中李克強表示,盡管國家間貿易摩擦不可避免,但兩國間商業關系繼續加深,雖然有很多抱怨,但“90%以上在華美國企業依然是盈利的”。李克強總理重新強調“保底6.5%”的年度經濟增長目標。當被問及“如何緩和中美間不信任狀況”時,他更巧妙地拿活動舉辦地(華爾道夫酒店,由中國民營企業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收購,美國希爾頓全球控股公司經營)舉例,以證明“中美間不信任狀況可以緩解”。

  北美是選舉社會,政府也好,各級政客也罷,都很難違拗各階層的訴求和選民的主流意志,在這樣的一個社會,要促進雙邊經濟、政治、文化、人員往來等各方面合作和關系發展,僅走“廟堂路線”事倍功半,“親民”則是達到目的看似迂回、實則高效的捷徑。類似此次與美國社會精英的宴會,這樣非正式的、接觸面廣泛的場合、平台,則是不容忽視的寶貴“親民”機會。

  在與美國社會精英的宴會中,李克強總理“回答四個問題(實則不止四個)、贏得九次熱烈掌聲”,“親民”互動效果令人滿意,這並非偶然。在即席回答的問題中,既有媒體高度關注的熱點話題(美國大選、中國有沒有“保底”的年度經濟增速目標,會否不惜讓人民幣貶值以“保增長”),,更有美方許多人不理解、不滿意處較多的方面(如部分美國商界人士抱怨“中國市場對外資限制太多、美商賺錢不易”)。僅停留在“作秀”階段的“親民”只能算“小學之道”,“大學之道”的“親民”,是就彼此最關心、最容易產生誤解和摩擦的層面開誠布公,坦率交換意見,傾聽和談論彼此最關注、和雙方相互利益最攸關的話題。

  在有些時候,談論這些話題並非總能贏得“長時間熱烈的掌聲”,有時這樣的討論是艱難的、甚至沉重的,但不論是順利或艱難、輕松或沉重,不論過程多么漫長,結果有多少局限性和遺憾,但這都是“親民”過程的一部分,都是一個成長中大國“大學之道”上不可或缺的發展階段。

  如今李克強總理已結束其在紐約的全部行程,動身前往加拿大渥太華、蒙特利爾、溫哥華三地進行工作訪問,在成行前夕,已傳出諸如“凱文高回到加拿大”、“加中同意著手開始雙邊引渡條約談判”等熱點、難點一系列令人欣慰的好消息,而據悉此次為期4天的加拿大之行不僅安排了密集的官方活動日程,也安排了諸如蒙特利爾與工商界人士、僑領代表會晤等大量非官方活動,可以想見,在北美,“親民”的“大學之道”還會繼續走下去,且越走越寬。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