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品味名家筆下的臘八粥 沈從文老舍冰心梁實秋

2017-01-05
来源:综合

    在這個芳香彌漫的臘月時分,品一碗熱乎乎的臘八粥,讀作家筆下的“臘八佳作”,別有一番滋味。

  

 

 

  沈從文的臘八粥:

  聞到香味 就得咽三口以上的唾沫

  沈從文在《臘八粥》一文中這樣描寫孩子喝臘八粥的場景:“初學喊爸爸的小孩子,會出門叫洋車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長了許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臘八粥,誰不口上就立時生一種甜甜的膩膩的感覺呢。把小米,飯豆,棗,栗,白糖,花生仁兒合並攏來糊糊塗塗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歎氣似的沸騰著,單看它那歎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碗大碗地裝著,大匙大匙朝口裏塞灌呢!鍋中的栗子會已稀爛到認不清楚了罷,花生仁兒吃來總已是面了!棗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幹紅棗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極了!糖若多了,它會起鍋巴……”

  

 

  冰心的臘八粥:

  蘊含對母親最深的懷念

  冰心的散文《臘八粥》一文,以清麗優美的文字,把對母親的懷念之情娓娓道來:“從我能記事的日子起,我就記得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母親給我們煮臘八粥。這臘八粥是用糯米、紅糖和十八種幹果摻在一起煮成的。幹果裏大的有紅棗、桂圓、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幹等等,小的有各種豆子和芝麻之類,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母親每年都是煮一大鍋,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還分送給鄰居和親友。母親說:‘這臘八粥本來是佛教寺煮來供佛的——十八種幹果象征著十八羅漢。後來這風俗便在民間通行,因為借此機會,清理櫥櫃,把這些剩餘雜果,煮給孩子吃,也是節約的好辦法。’”

  

 

  老舍的臘八粥:

  粥裏有各種豆 像“農業展覽會”

  老舍在《北京的春節》一文中這樣寫道:“按照北京的老規矩,過農曆的新年,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頭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裏最冷的時候。可是,到了嚴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們並不因為寒冷而減少過年與迎春的熱情。在臘八那天,人家裏,寺觀裏,都熬臘八粥。這種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細一想,它倒是農業社會的一種自傲的表現。這種粥是用所有的各種的米,各種的豆,與各種的幹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蓮子、花生米、葡萄幹、菱角米等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梁實秋的臘八粥:

  祈求團圓 家家熬粥送親友

  臘八節的內涵,在梁實秋筆下是祈求團圓的心願。他在《粥》中寫道,小時候喝臘八粥是一件大事。午夜才過,我的二舅爹爹(我父親的二舅父)就開始作業,搬出擦得鋥光大亮的大小銅鍋兩個,大的高一尺開外,口徑約一尺。然後把預先分別泡過的五穀雜糧如小米、紅豆、老雞頭、薏仁米,以及粥果如白果、栗 子、紅棗、桂圓肉之類,開始熬煮,不住的用長柄大勺攪動,防黏鍋底。兩鍋內容不太一樣,大的粗糙些,小的細致些,以粥果多少為別。此外尚有額外精致粥果另裝一盤,如瓜子仁、杏仁、葡萄幹、紅絲青絲、松子、蜜餞之類,准備臨時放在粥面上的。等到臘八早晨,每人一大碗,盡量加紅糖,稀裏呼嚕的喝個盡興。家家熬粥,家家送粥給親友,東一碗來,西一碗去,真是多此一舉。剩下的粥,倒在大綠釉瓦盆裏,自然凝凍,留到年底也不會壞。自從喪亂,年年過臘八,年年有粥喝, 興致未減,材料難求,因陋就簡,虛應故事而已。

  

 

  王蒙的臘八粥:

  兼收並蓄來者不拒 是粥中之王

  王蒙在《我愛喝稀粥》中寫道:每年農曆臘月初八北方農村普遍熬制的“臘八粥”,竊以為那是粥中之王,是粥之集大成者。諺曰:“誰家的煙囪先冒煙,誰家的糧食堆成尖”。是故,到了臘八這一天,家家起五更熬臘八粥。臘八粥兼收並蓄,來者不拒,凡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紫米黍米(又稱黃米,似小米而粒略大、性黏者也)雞頭米薏仁米高糧米赤豆芸豆綠豆江豆花生豆板栗核桃仁小棗大棗葡萄幹瓜果脯杏杜蓮子以及其他等等,均溶彙於一鍋之中,敖制時已是滿室的溫暖芬芳,入口時則生天下糧食幹果盡入吾粥,萬物皆備於我之樂,喝下去舒舒服服、順順當當、飽飽滿滿,真能啟發一點重農愛農思農之心。

  相关链接:臘八節施粥

  

 

  靈隱寺、少林寺等寺廟曆年來都有在臘八節施粥的傳統,想喝粥的網友可以前往施粥點領取免費臘八粥。

  靈隱寺

  靈隱寺在臘八節前向杭州市民施粥已有8年。為了今年的臘八節,2016年12月下旬起,靈隱寺便開始不停地熬制臘八粥,並同時開始施粥。靈隱寺將通過在杭州征集的愛心發放單位120餘處,免費發放總計30萬份臘八粥。靈隱寺今天免費開放,並舉行臘八法會及文化論壇。

  少林寺

  自2008年以來,少林寺恢複每年施粥的傳統。少林藥局的僧人嚴格按照佛醫古例,制作出“少林五行臘八粥”。今天,少林寺會分別在少林藥局門口、鄭州市區、河南各地、少林寺各下院以及海外少林文化中心等地設立施粥點。預計施粥20萬份以上。

  臘八節的由來

  來曆一:釋迦牟尼“成道日”

  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修行,曆經六年苦修,每日僅食一麻一麥。後接受牧女供養的“乳糜”而恢複體力,從而徹悟成道,這一日正是臘月初八。所以,在佛教中臘八節也是佛祖“成道日”。臘八粥是為了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及成道之前牧女供粥給佛陀,體現著佛教以施粥的方式感恩社會、回報信眾供養的感恩精神,所以,臘八節也被稱為佛教的感恩節。

  來曆二:嶽家軍喝“千家粥”

  當年,嶽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十二月初八那天,嶽家軍飽餐了百姓送的“千家粥”後,大勝而歸。嶽飛死後,人們煮粥紀念嶽飛,相沿成俗。

  來曆三:朱元璋落難日

  朱元璋落難監牢之時,靠在老鼠洞裏刨出一些五穀雜糧熬成的粥渡過難關。後朱元璋稱帝,把落難之日定位臘八節。

  臘八節的習俗

  

 

  祭祀

  敬神供佛、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是臘八節的主旋律。

  飲食文化

  

 

  臘八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豆腐。“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臘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翡翠碧玉臘八蒜。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做法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裏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煮“五豆”。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

  

 

  臘八面。我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