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 > 文化東方

天津詩人常英華作品欣賞

2018-05-04
來源:香港商報網

天津詩人常英華

  天津詩人常英華作品選登

  (一)再當一次詩人

  當“我”這個主語,躺在那些

  把生活放大了幾十倍的修辭中

  從我思想里結構出來的詩

  拒絕做我沉默的證人

  發出自己的聲音

  它或悲或喜的魂魄

  附在不同人身上,演繹多重角色

  我像贖罪一樣刪除我的署名

  如同偷盜了它多年

  現在終于物歸原主

  我甚至還原生活的本色

  用抽干了精神的情感和語言

  把低處的黑揪上來,把高處的白擦下去

  把一首詩里的斑斕塞回夢里

  站在不上不下的位置

  不尷不尬地倒敘一個詩人誕生的過程

  原來做夢,是我活着唯一的革命

  不要叫醒我

  讓我再當一次詩人

  即使弘遠的坐標瓦解

  精短的墓志銘還會孵化出綿長的詩意

  我靜候它揭竿而起

  為一顆枯萎的真心,鍍上一層金

  那高于我的光芒正佔領這個世界

  (二)十字路

  天未黑,無力的陽光已不能承受太多人的迷惑

  引我誤入迷途

  和所有怕黑的人蜂擁在同一個路口

  仿佛只有爭搶,才能找到出路

  這昏暗的十字路,是否釘着耶穌

  他是否為了挽救那些在成王敗寇的咒語中

  喪失東南西北的人

  讓我隨波逐流的眼睛開始篤定

  我從良心上卸載的疑惑和貪婪

  欲砸毀我的信仰

  而我的信仰,正逃出重圍

  在一次黑白交錯的博弈中奮起騰空

  清晰地選擇

  我終將戴上復活的枷鎖

  用破碎的肉身守衛完整的靈魂

  終讓進退都是路,左右皆有門

  為下一個我,舉起通關的火把

  (三)流水

  這不是一個懷舊的命題

  我身後的每一天,一年,一輩子都在進行時

  苦尋一個守得住的人

  而至今花落流水

  我無怨無悔衡量着每一個過客的情義

  從出生的第一聲啼哭,到淚盡

  蓄滿一片滄海桑田

  即使流年的刀,粉碎了初心

  我卻不做缺心的人

  只用那些碎片,拼接一種飽實的美學

  向一切愛與被愛抱予歉意

  我愛的人們

  我們被光陰分割的因緣不相對稱

  請記住我流水般的長情將潤澤你的眼睛

  一次又一次見證

  我們流動的重逢

  (四)心種

  一粒種子,紮進我的心田

  像我種進人間的思想

  渴望結出一個豐碩的秋天

  這場行程泄露一個天機——

  過去和現在苟且,生出物是人非

  靈魂被身軀流放,穿上迷失的囚服

  誰將我心尖上隱形的果實催熟

  我便是誰的女人

  那被醞釀的疼,從淺近到深遠

  將我處子一樣的血,開成一朵玫瑰

  它混合着泥土的血統

  淌出了春天的寓意

  (五)莫說遺忘

  痛已經熟睡

  元凶——愛,還瞪着眼睛

  像要通緝我蒙昧在黑暗里的癡心

  它多像一個被世俗強暴的女人

  懷着孕抽泣

  只等遲暮的夜色褪盡

  誕生一縷春光

  莫說遺忘

  我心甘情願守着既定的未知

  對着一個影像表白

  那陣痛許久的愛,已無關悲喜

  而生活,還將繼續賦予它

  忠貞不渝的品質

  相信我,在這無從完美的世界里

  我們還將再次相遇

  作者簡介:常英華,系天津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詩歌學會會員。出版散文集《心痕》,詩集《尋》《深深的呼吸》;詩歌作品先後榮獲首屆中國·天津詩歌節二等獎,第二屆中國·天津詩歌節詩集作品優秀獎,第22屆“東麗杯”全國魯藜詩歌大賽詩集作品三等獎,第25屆東麗杯”全國魯藜詩歌大賽組詩一等獎,散文《太行聲聲》被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評為全國三等獎。2015年1月,國內權威專業詩歌期刊《星星》大篇幅刊登“化蝶與宿命·關于常英華詩歌評論”進行推介。詩歌作品先後在《人民日報》《工人日報》《天津日報》《今晚報》《詩林》《天津文學》等全國20多家報紙副刊及雜志發表。

[責任編輯:朱劍明]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