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 > 文學書廊

在沒有文學雜志的法國,文學作品是如何暢銷的?

2018-07-18
來源:北京文學

  網絡圖片

  沒有文學雜志的法國

  作者:[法]夏奈爾

  夏奈爾,法籍華裔女子。生在中國,長在法國。時尚專欄作家,潮流服裝設計师。喜歡游歷,會講故事。西歐各國已經走遍,中國也處處留下足印。每到一處,盡力收集新鮮陽光與真純微笑,並加繪到自己的故事中。曾出版小說《原來巴黎不浪漫》。

  本文摘自她的《法國,不止于浪漫》一書。

  網絡圖片

  法國的電視節目枯燥無味,但圖書出版卻熱火朝天。法國人沒有網上讀書的習慣,也沒有作者撰寫網絡小說。或許有幾部小說會放在網上免費閱讀,但這並不成氣候。大多數人喜歡紙質書,通常都是口袋版本,極輕。法國人好似很享受讀書,不論在陽光燦爛的草坪上,還是擁擠的地鐵車廂里,隨處可見人們手里捧着本書在看,完全不在意身邊的世界是如何擁擠吵鬧。

  在許多著名的旅游景點,主要通道上常有一個讀書小屋,這完全是政府行為,管理者是志願者,看書也不收費,讓人們在享受美景的同時能夠在文字的海洋中探險。

  法國人家中大多沒有書桌,吃完飯後餐桌就常是他們讀讀寫寫的地方。更多的時候,他們在家里任何一個地方拿起書來就讀,甚至在浴缸里。法國有一種防水的書,剛開始只是為了應付那些不安心洗澡的小寶寶們,但迅速得到成年人的青睞。點上一支蠟燭,放上輕緩的音樂,水里滴上幾滴薰衣草或玫瑰精油,在溫熱的水里捧本自己心儀的書。這時候已經不再是為讀書而讀書,大家尋找的是隱藏在書本後面的那片安寧與那種愜意。

  法國的城市無論大小,都有很多書店,夾雜在時尚、美食的店鋪中。最有名的當屬VIRGIN書店,香榭麗舍大街上就有一家;其次是FNAC,各大商業中心都可見它的身影。另外,每個超市也都有專門的售書區。書店的功能不只售書,大家亦可在里面隨心所欲地看書,坐在地上或佔一個書店內的咖啡座慢慢看。這里的書很少被塑封,即使有,也定會留幾冊樣書給大家翻閱。圖書館新書的更新不如書店快,我們常來書店查資料。

  任何一個城市的借書卡都可免費辦理,憑這張卡可在城中任何一個區的圖書館免費借書,亦可借各類音樂碟和影像碟。因為大家愛讀書,舊書的買賣也經久不衰。塞納河岸邊沿河堤開了一排舊書攤,買書的人和賣書的人都是那麼悠然自得,聊聊天,談一談文化變遷,或許不經意間就能將尋找已久的那本舊書找到。

  網絡圖片

  在法國,出版並非難事,只要所寫的書有新意,文字功底足夠好,書就能出版。即使法國人口不多,且大家都喜歡到圖書館借書而非買書,圖書銷售的情況仍然很樂觀。比如說,Pierre Dukan(皮埃爾·杜坎),他是一位醫生兼營養师,著有多本暢銷瘦身書,他的書共售出166萬冊。從出版傾向來看,整體上,法國出版界是作者引導讀者,出版社掌握着主流方向,不太受讀者的意願與傾向控制。

  小說的暢銷,也得益于法國沒有文學雜志,並且無論什麼報紙都沒有文學版塊。法國雜志種類繁多,如時尚、美食、汽車等等,層出不窮,卻唯獨沒有文學類的雜志。而報紙真的就只是講講新聞,無論報紙有多厚、有多少個版,都與文學不沾邊。上面會把雞毛蒜皮的事統統講到——誰生,誰死,誰結婚;車禍,失火,大人物們的動向,以及,小人物們的日常……只要能沾上新聞邊兒的,報紙都會登。

  唯一與文字有關的,是填字游戲。法國人如今又迷上了“數獨庫”(法文是“Sudoku”)一看就知道是從中國傳來的游戲,直接音譯過來的。現在的報紙肯定有一版填字,有一版數字,法國人抓住就低頭填寫,這是打發時間的最好方式。不要以為他們喜歡玩數獨庫數學就很了不起,事實上,法國人數學都不好。隨意問個法國人:7乘8等于多少?他會伸出兩只手,一邊掰手指一邊在心里默念:一個7加一個7是14,14再加一個7是21,21加7是……但是,會數學的法國人都是數學家。

  法國人在對待文學和數學上一以貫之地彰顯了他們的“文藝”范兒。

[責任編輯:朱劍明]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