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當局圖「以疫謀獨」

2020-04-16
来源:香港商報

   文/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美國總統特朗普批評世界衛生組織(WHO)「以中國為核心」,揚言將不再贊助經費。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回應特朗普的批判,卻對台灣痛批3分鐘,自稱隱忍3個月台灣對他的攻訐,尤其是台灣網軍對他的人身攻擊,以及他對種族歧視的不再忍受。另一方面,蔡英文當局發動「口罩外交」,爭取各國支持台灣能再參與一年一度的世界衛生大會(WHA)。

  慎防陷「兩面作戰」困境

  事實上,譚德塞怒責台灣,以及台灣從蔡英文、相關人士的全力反擊,只會讓事實真相難以大白。溯自WHO運作依據的2005年世衛組織檢討2003年應變SARS的缺失,修正了《國際衛生條例》。該條例對簽約國的訴求是,各國必須第一時間將疫情通知WHO,讓WHO可以轉知各簽約國,但此次疫情這套機制不太發生作用,各國似乎均各自為政。再加上,聯合國轄下的WHO,拿不到多少聯合國分配款,WHO一年運作的經費大約6億美元,但聯合國只能支持大約2億美元,不足之數必須靠募款。更何況,新冠肺炎為新種病毒,疫情初始,無人認識此病毒的特性及感染源,難以精準判斷,不應過度苛責譚德塞;如今美國疫情大流行,專家也指稱特朗普輕忽疫情,難辭其咎。

  當前全球疫情一發不可收拾,美國將特朗普防疫不力、甩鍋中國和譚德塞,與台灣無法參與世衛大會,相互勾聯在一起,對台灣不見得是好事。其實,蔡當局的涉外策略自相矛盾,一方面亟盼參與世衛大會,另一方面卻扈從美國責怪譚德塞,尤其始終不改採WHO定名的「新冠肺炎病毒」,仍堅採「武漢肺炎」一詞。其實,譚德塞與台灣的瓜葛,源自2016年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之時起。2017年7月譚德塞上台成為WHO秘書長後,台灣三番兩次遊說一些「友邦」發言,要求邀請台灣參與世衛大會,這就注定要和譚德塞過不去。

  當美、中在疫情高漲之際角力時,蔡英文當局與美國發表合作抗疫聯合聲明,繼而更與捷克發布抗疫合作聯合聲明,在在使得兩岸關係雪上加霜,難怪大陸指稱蔡當局是「以疫謀獨」。然而,蔡當局一連串的「防疫外交」與「口罩外交」,其中滿布政治意圖。蔡當局企圖在全球塑造台灣抗疫成功,有能力協助世界抗疫的正面形象,其目的在於爭取各國支持台灣參與世衛大會。然而,蔡當局操作「口罩外交」,宜慎防「兩面作戰」的困境:一是大陸政府與民眾的強烈反感;二是受援國的貪腐。以上均可能造成「防疫外交」的破口,「外交」不成,反而牽動一系列斷交及兩岸關係惡化,就得不償失。

  台灣今年難以參與世衛大會

  值得注意的是,1月間大陸疫情爆發,台灣針對性的禁止口罩出口,已經埋下大陸民族主義不滿的火苗。再者,與台灣有「邦交」的受援國政客,或有可能利用這波疫情,游走兩岸挑撥離間,或是競價敲詐勒索。口罩援贈雖可視為善盡全球社會責任,但切忌淪為兩岸競價或「邦交國」勒索的籌碼。

  尤有甚者,台灣能否參與世衛大會,關鍵不在於譚德塞,不在於台灣捐贈多少口罩給疫情嚴重的國家,也不在於有多少國家政要發言讚美台灣的防疫策略,主因在於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馬英九主政的8年期間,台灣之能以觀察員的身份參與世衛大會,厥為通關密語是「九二共識」。2019年WHO發言人林德梅耶曾重申,先前是基於「兩岸諒解」才發給台灣邀請函,若這種諒解不存在,WHO就不會發出邀請函。換言之,WHO正式會員可建議邀請非會員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世衛大會,邀請與否則由大會決定,如果大會同意,則由秘書長發函邀請。

  總之,譚德塞抱怨遭到台灣的人身攻擊與種族歧視,不僅台灣的網民,連蔡當局成員的發言近期都有「網民化」的傾向。去年台灣大選期間蔡當局訴求「反中」「反送中」頻頻「撿到槍」,採取巨炮式的回應也頗收民粹效果,使得蔡當局的成員隨即一窩蜂地用辛辣的言詞來迎合網民。台「外交部」也頻頻對譚德塞開嗆,連民進黨立委羅致政都為此質詢外長吳釗燮的推特發文風格,認為非常不妥。

  最後,以目前的兩岸氛圍,大陸應該不會樂見或促成WHO發函邀請台灣參與世衛大會。由於沒有兩岸諒解,台灣對外捐贈再多的口罩也無法換來參與世衛大會的邀請函。可見如果蔡當局始終不能改善兩岸關係,並停止對譚德塞的抨擊,則台灣今年仍將無法應邀參與世衛大會,乃勢所必然。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