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郭美勤 萬柔報道: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設交通強國的宏偉目標,這是新時代賦予交通人的光榮使命。“對標全國交通強國建設,我們將一張藍圖干到底,以建設人民滿意現代化交通為目標,以‘暢安舒美綠’為標准,統籌江西現代化交通體系建設,奮力開啟新時代江西交通運輸發展新征程。”
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交通運輸廳党委書記、廳長王愛和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近年來江西省交通發展史濃墨重彩,為全省經濟增速保持全國“第一方陣”貢獻了交通力量。在全國實現交通現代化的背景下,對標交通強國建設,從現在到2020年,江西將用3年時間,基本建成“安全、高效、暢通、綠色”的交通運輸體系;在此基礎上,到2035年基本實現江西交通運輸現代化建設,全面建成布局完善、互聯互通、綠色智能、耐久可靠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再用15年時間,交通基礎設施、運輸服務、行業治理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全面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從而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江西交通新貢獻。
以民為先 做好農村“運”文章
“2018年,農村公路建設將是我們交通工作的首要突出點。”王愛和指出,要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決不讓一個村莊在奔小康的路上因為交通而掉隊。2013年,江西在全國率先啟動了推進25戶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及村內道路硬化建設。今年全年完預計成農村公路新改建6000公里。因此該項目將進行全面提速,實施“清零行動”,到2020年全省25戶以上自然村提前至今年上半年全部實現通水泥路。
另一方面,着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啟動支持全省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行動計划,對全省269個深度貧困村自然村公路建設給予重點支持,力爭年底實現“村村通”。按照示范縣創建標准,推動14個省級示范縣建設,带動全省“四好農村路”建設。大力支持“十三五”省級規划貧困村和深度貧困村通建制村窄路面拓寬改造,優先建成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
為解決農村公路從有到優的問題,江西將從今年開始在全省啟動實施“萬里美麗生態文明農村路”建設工程,每年改造2000公里,計划用5年時間建成1萬公里“暢安舒美綠”高品質農村公路。讓農村公路既成為“山水林田湖、城鎮鄉村景”的連接線,又成為秀美鄉村的風景線。
補齊水運短板 構建綜合交通網絡
對標交通強國建設,江西交通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還是存在的。為重現“千年贛鄱黃金水道”輝煌,江西正加快補齊水運短板,把江西的水運優勢轉化為交通優勢。
王愛和表示,江西正緊緊抓住長江黃金水道建設重大機遇,全面落實《關于加快水運建設的實施意見》,2019年底實現贛江三級通航,2020年底實現信江三級通航,配套建成港口碼頭、集疏運體系,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現代水運體系基本形成。同時推進疏港公路、鐵路的建設,促進公鐵水聯運,形成交通綜合體系。
據悉,港口碼頭項目方面,九江港泓達物流公用碼頭等12個港口碼頭8月底前完成初步設計批復。集疏運體系建設,九江港4條疏港鐵路專用線、9條疏港公路9月底前完成前期工作。贛州港綜合貨運碼頭11月底前完成初步設計批復等。
同時,江西將聚焦智慧交通,充分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紮實推進智慧交通云平台、智慧交通數據中心平台建設,推動跨地域、跨部門數據資源互聯互通,實現“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加快發展綠色交通,保護長江、贛江、鄱陽湖水系等航道資源,統籌規划建設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設施,實現設施間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