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江西 > 商報專稿

李秀香:要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

2018-03-13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萬柔 郭美勤報道:“沉重的課業負擔直接後果是損害师生身心健康,侵噬我國素質教育成果。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事關千家萬戶,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今年,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財經大學環境與貿易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向人大提交了關于《要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提案。李秀香指出,國家反復強調要切實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推行素質教育,但現實中沉重的課業負擔、頻繁的考試競賽、巨大的升學壓力,仍舊是中國教育中典型的“老大難”問題。

  破除學生評價“唯成績論”

  “各級政府不得把升學率和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育部門和學校業績的主要指標,不得向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下達高(中)考升學指標,不得以升學率對地區和學校進行排名。”李秀香准備了關于要改革中小學教育評估體制和考核制度的建議,學校內部不得把學生考試成績作為考核評價教师教學,教师職稱評定、績效考核的主要指標,“同時評價學生應推行合格率指標,不再計算平均成績,也不計算優秀率,淡化考試成績的影響。”

  李秀香說,一些地方偏面追求升學率,為此設立各類獎懲機制。由于學生成績是教师職稱評定、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教师就會加壓增負。目前,考試分數為錄取的絕對標准特別是高考分數指揮棒的無形存在,尤其是很多考試題目以提做題的熟練程度和精細程度為目標,使得中小學的教师學生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消耗在反復練習、死記硬背上,同時忽視、弱化德育、體育、美育等素質教育內容。

  推進教育均衡發展

  “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重還有些深層次的問題希望得到國家高度重視。”李秀香認為2001年以來國家提倡的課程改革(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結合),初衷是好的,但三級課程的開設,增加了課時、增加教材、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和完成作業的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學生的負擔。並且由于教育發展不均衡,優質教育資源短缺,導致學生要考入優質學校如同千軍萬馬擠獨木橋,所以家長十分焦慮地尋求課外補課。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首次明確,要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主要指語文、數學等)中“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通知》嚴格實施將為中小學減負带來一道曙光。李總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要着力解決中小學課外負擔重問題。

  在李秀香看來,從課程內容、教學行為、學生學習方式、課程綜合評價等方面,全面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目標和任務,轉變教育觀念,摒棄應試教育的做法,着眼于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推進素質教育,這是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根本途徑。

  同時,繼續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加大政府對教育事業的投入,改善薄弱校和普通校的辦學條件,促進優質师資在一定區域內流動,保證校際間的师資基本均衡。通過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標准化學校建設等擴大優質教育資源,逐步縮小校際間差距,全方位、多層次、全覆蓋地提供公平教育機會。

[責任編輯:吳梓泳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