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深圳奔向新五年 聚焦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報告

深圳奔向新五年 聚焦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報告

責任編輯:黃鶯 2021-04-27 14:38:00 來源:深政觀察

 深圳今日正式進入黨代會時間。

 4月27日上午,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大幕拉開,王偉中同志代表中共深圳六屆市委向大會所作的報告,對深圳第六次黨代會以來的工作作出全面回顧總結,對深圳今後5年的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釋放出事關深圳未來發展的諸多重大訊息。

 黨代會的召開是地方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要事、喜事,而第七次黨代會召開時的深圳,正處於一個重要的戰略窗口期、發展黃金期——這些年深圳多次迎來高光時刻,粵港澳大灣區、先行示範區建設和綜合改革試點等重大戰略相繼落地,特別是去年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賦予深圳新時代歷史使命。

 而未來5年,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和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完成首個階段目標的關鍵時間段,是深圳分「三個五年」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首個5年」。

 2021年也是一個特別年份——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十四五」開局之年,「兩個一百年」目標交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國際環境,面對時代賦予的新使命新任務,深圳必須科學研判當下「時」與「勢」,審時度勢,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開啟全新5年。

 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的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格外引人關注。剛剛新鮮出爐的黨代會報告,通篇展現出深圳以新擔當新作為奔向新五年的精氣神。

 報告全文分為十二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總結深圳第六次黨代會以來的工作,第二部分則提出了未來5年奮鬥目標,是未來5年工作的總綱領;第三至十二部分,則一一對應了去年底市委全會提出的進一步深化市委「1+10+10」工作安排中的第一個「10」,也就是深圳「十四五」乃至更長一個時期需要持續推進的中期「施工圖」。

 儘管深圳未來5年的總目標早已錨定——奮力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但小政讀完報告後發現,在各項工作安排部署中仍有很多新理念新思路新提法,讓人耳目一新、過目不忘。

 「五個歷史性跨越」的精彩篇章

 站在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召開的歷史節點回望,第六次黨代會以來深圳的發展歷經了不平凡的時期——

 這些年,深圳堅定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改革開放、創新發展實現大跨越,城市綜合競爭力、國際影響力實現大躍升,經濟社會發展爬坡躍檻、每年一「跳級」,取得了全方位、歷史性的成就;

 這些年,深圳頂壓前行、高位求進,努力體現「大的樣子」、展現「強的水平」,始終以「尖兵」姿態走在時代最前列、發揮示範引領帶動作用;

 這些年,深圳歷經改革開放40年、經濟特區建立40年等多次高光時刻,成為肩負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和實施綜合改革試點使命的「多重國家戰略交匯之地」,迎來歷史上最重要的戰略機遇期、發展黃金期;

 這些年,每一個深圳人都全力以赴、埋頭苦幹,投身深圳改革開放發展事業大潮,匯聚起了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偉力,讓深圳成為一座更具魅力、動力、活力、創新力的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

 這些發展成績,千言萬語其實可以濃縮為報告中的一句話:演繹了深圳經濟特區「五個歷史性跨越」的精彩篇章。

 「五個歷史性跨越」,是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時,對深圳經濟特區40年發展的重要肯定。而第六次黨代會以來的幾年,深圳再次用一個個突破和「率先」,詮釋了「深圳速度」「深圳高度」,印證了改革開放的神奇偉力。

 這些年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必然是深圳經濟特區「五個歷史性跨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踐行「十個必須」寶貴經驗的生動例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的重要篇章,也必將在深圳改革開放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十個深刻闡明」指明未來方向

 今天的深圳,要建設什麼樣的新時代經濟特區、怎樣建設新時代經濟特區?報告在提出未來5年總目標之前,先以「十個深刻闡明」,深入剖析了深圳經濟特區新的時代使命。

 報告提出,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深刻闡明深圳等經濟特區的戰略定位,要求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試驗平台、開拓者、實幹家;

 深刻闡明深圳等經濟特區發展的寶貴經驗,要求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十個必須」,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深刻闡明深圳等經濟特區的歷史地位,指出深圳是我國最早實施改革開放、影響最大、建設最好的經濟特區,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深刻闡明深圳新時代歷史使命,要求深圳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提高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深刻闡明深圳發展的根本方向,建設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而不是別的什麼先行示範區,必須始終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深刻闡明深圳發展的工作基點和根本出路,要求深圳從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大局出發,落實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謀劃新時代深圳改革發展;

 深刻闡明深圳發展的根本動力,賦予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這個關鍵一招,要求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深刻闡明新時代深圳改革發展的戰略安排,提出深圳先行示範區「三個有利於」「五大戰略定位」「三個階段發展目標」「五個率先」重點任務;

 深刻闡明深圳發展的政治保證,要求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方面率先示範;

 深刻闡明深圳奮進新征程的精神狀態,要求發揚特區精神,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勇當新時代的「拓荒牛」。

 這「十個深刻闡明」明確了新時代深圳經濟特區發展的「四梁八柱」,為深圳建設新時代經濟特區提供了根本遵循。

 兩個「雙區」:「雙區」驅動+「雙區」疊加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使命。報告提出,當前深圳進入了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深圳經濟特區、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疊加的黃金發展期。

 此前,提到深圳的「雙區」建設,更多是指代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這兩大國家戰略互為支撐、互促互進,將充分釋放「化學反應」「乘數效應」。

 而此次黨代會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另一個「雙區」概念——深圳經濟特區、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疊加,這兩塊「金字招牌」交相輝映,將開闢深圳發展的新境界。

 經濟特區、先行示範區的使命一脈相承。經濟特區誕生在改變中國命運的關鍵歷史節點,深圳先行示範區擘畫於「兩個大局」時代背景,一以貫之的是為黨和國家事業開路探路的崇高使命。

 經濟特區、先行示範區的目標同向同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主題。興辦經濟特區、建設深圳先行示範區,始終不變的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以貫之的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的孜孜追求。

 經濟特區、先行示範區的實踐交融激盪。新時代深圳發展的願景更宏偉、責任更重大,既要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得水平更高,又要由先行先試到先行示範,全方位、全過程、高水平、高站位建設好先行示範區,一以貫之的是黨中央對深圳發揮重要窗口和示範帶動作用的殷切期望。

 此次報告首次提出並特別強調的「雙區」疊加,在很大程度上定義並創造著深圳的未來。「雙區」疊加,加出的是深圳的遠大前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拓進取,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澎湃動力。

 五年總目標: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未來5年,是深圳在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乘勢而上開啟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時期。

 報告提出深圳未來5年的奮鬥目標是:

 瞄準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杆、可持續發展先鋒的戰略定位持續奮鬥,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在這一總目標下,報告還提出了六個具體目標——

 ——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現代產業體系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新經濟發展國際領先,在構建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上走在全國前列,經濟總量超過4萬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超過1.5萬億元;

 ——創新能級顯著提升。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研發投入強度、產業創新能力躋身世界一流,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左右,原始創新能力實現較大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要突破;

 ——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開放多元、兼容並蓄、創新創意、現代時尚的城市文化特質更加鮮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城市文明程度、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文化產業發展質量顯著提高,建成一批標誌性文化基礎設施,形成更具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品牌;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9萬元,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全覆蓋可持續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殷實、更安康、更舒適;

 ——生態環境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形成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綠色低碳發展方式,以先行示範標準推動碳達峰邁出堅實步伐,大氣、水、土壤、近岸海域等環境質量持續提升,PM2.5年均濃度低於20微克/立方米,主要河流水質達到地表水IV類以上,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城市更美麗。

 ——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城市治理的法治化、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基本形成,城市更宜居、更韌性、更智能,努力成為超大型城市現代化治理的典範。

 部署工作「十項全能」

 對應去年底進一步深化市委「1+10+10」工作安排中的第一個「10」,也就是深圳「十四五」乃至更長一個時期需要持續推進的中期「施工圖」,報告提出了十項重點工作安排,系統部署了「怎麼幹」的問題,是深圳從「單項冠軍」邁向「全能冠軍」的具體實現路徑:

 ——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上率先示範,為新時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當尖兵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爭當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先行示範者,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

 ——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核心引擎的作為更好服務全國全省發展大局

 ——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

 ——以深圳綜合改革試點牽引戰略戰役性改革,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

 ——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走出一條超大型城市治理新路子

 ——堅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城市示範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城市文明典範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營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發展格局

 ——堅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先鋒

 未來產業和新支柱產業

 加快高質量發展,為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深圳力量,將是貫穿深圳未來發展的一條主線。如何為全國全省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有力支撐?報告提出要爭當「四個先行示範者」——服務國家培育完整內需體系的先行示範者,配置全球高端要素資源的先行示範者,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先行示範者,構建現代流通體系的先行示範者。

 其中出現很多新舉措,比如「建設世界級地標性商圈和高品質步行街」「引導境外高端消費回流,探索建設國際免稅城」「打造國際會展之都」等。在實施「全產業鏈發展」戰略下,報告提出將在以往創新實施重點產業鏈「鏈長制」的基礎上,培育一批「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產業用地用房方面,提出建設符合產業需求的「新時代高標準廠房」。

 報告提出實施「未來產業引領」計劃,在前瞻布局的新一批未來產業中,出現了6G、量子科技、深海深空、無人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等前沿領域,報告還提出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1%,看來深圳一個新的支柱產業正在形成。

 勇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第一方陣」

 在部署創新驅動發展時,報告對基礎研究著墨頗多,鮮明提出「勇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第一方陣」。

 先後承擔了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和大灣區綜合國家科學中心「雙中心」任務的深圳,近年來在實施大科學裝置帶動戰略、集中力量解決卡脖子問題、加快打造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方面不斷發力,不斷夯實基礎研究實力、提升源頭創新能力,勇當「第一方陣」既有決心更有信心,凸顯了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的深圳責任。

 報告顯示,未來5年深圳創新的重點是提升「五力」、打造「五地」——

 提升創新引領力、硬實力、驅動力、支撐力、源動力,打造重要的原始創新策源地、關鍵核心技術發源地、科技成果產業化最佳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全球一流科技創新人才嚮往集聚地。

 五種教育五種發展

 對照民生幸福標杆的「7個有」,未來5年深圳將繼續鍛長板、補短板。

 在報告的民生清單中,小政還是最關心教育。報告提出「堅持把孩子們的事情辦好」,實施基礎教育學位保障攻堅計劃和「高中園」建設計劃,新增基礎教育學位約90萬座。

 針對不同階段教育,報告提出了不同的發展目標:推動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中教育多樣化特色化發展、高等教育創新開放發展、職業教育高端發展,更精準更具針對性。

 在碳達峰、碳中和方面「打頭陣」

 中國已全面確立了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定調了國家級綠色發展戰略,這個時間是遠短於發達國家所用的時間的,實現起來壓力可想而知,但意義極其重大。目前國家正在制定碳達峰行動計劃,廣泛深入開展碳達峰行動,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峰。

 在率先達峰方面深圳決心打頭陣。報告提出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制定碳達峰實施路徑,努力在碳達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激揚「四氣」 干字當頭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再好的藍圖都要靠行動實現。

 報告最後號召全市上下激揚「四氣」,四個爭當、四個不做,十分提氣——

 激揚滄海弄潮、捨我其誰的銳氣,爭當開拓進取的改革者,不做安於現狀的守成者;

 激揚時不我待、不負韶華的朝氣,爭當起而行之的奮鬥者,不做坐而論道的清談者;

 激揚無懼風浪、敢於亮劍的勇氣,爭當攻堅克難的衝鋒者,不做避事畏難的退縮者;

 激揚一馬當先、追求卓越的志氣,爭當先行示範的領跑者,不做亦步亦趨的跟隨者。

 對過去的最好致敬,就是書寫新的輝煌歷史。把更多先行先試變成示範引領,把更多探索創新變成創新引領,深圳正以更大格局、更大氣魄、更大手筆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責任編輯:黃鶯 深圳奔向新五年 聚焦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報告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