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畫是一種「間接藝術」,而非直接繪畫,同時需要用力量去創作。香港畫家廖井梅擅長油畫創作之餘,還創作過不少版畫,她大學時期就修讀版畫系。現正舉辦的展覽「版印·印版」呈現廖井梅近15幅不同系列的畫作,部分是畫家於大學時期創作、甚至首次展示,觀看者可欣賞畫風獨特的版畫作品。
廖井梅及其石版作品「面具」系列,展覽展出該系列其中三個樣式,其中有一張被江蘇省博物館收藏。
廖井梅生於北京,198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後獲獎學金往前蘇聯留學,並於莫斯科國立蘇里科夫美術學院取得藝術碩士學位,可見其藝術造詣高深。她曾對記者表示,自己選擇版畫的原因是因為新奇,與普通用手描繪的藝術媒介不相同,需以自身力量去壓印,有時呈現意料之外的效果亦吸引她創作。「特別是石版畫,創作技術要求高,未印出來都難以得知最後製作的顏色、效果,非常考驗創作者的經驗。這次展覽的作品不少是我畢業作品,創作於上世紀80、90年代,部分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現在沒有條件印製。展出的均是自留版,沒有複數,特別是石版完成後版上的圖像也被磨掉了。」
廖井梅石版作品《仿〈安格爾半身浴女〉》,1995年。
廖井梅石版作品「戲劇組畫」系列之一,1996年。該系列的舞樂和激戰被香港藝術館收藏。
廖井梅凸版(木板)作品《方向》,2014年。該作為廖井梅較新創作的版畫作品。
在展覽中,有兩種不同風格的版畫作品,一種具西方氣息,一種具中國民俗意趣。如「陝北人家」系列,是廖井梅下鄉採風回來後創作,運用中國傳統木版浮水印,簡單而不單調,利用重複的圖案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廖氏介紹:「其中《陝北人家——秋收》中玉米地由黑至白的轉換是受二十世紀荷蘭版畫家Maurits Cornelis Escher啟發,他正負空間轉換的概念影響我創作。」另一石版系列作「戲劇組畫」就帶有西方元素,色彩鮮明、強調曲線,廖氏便是受畢加索後期風格影響,展現華麗、歡慶的氣氛,同時題材選取了中國戲曲特有的敬神、娛人,令作品中西風格交相輝映,碰撞出獨特的火花。正如起源於民間美術的中國版畫,不但展現於生活中美好祈願,也給繁重的生活帶來歡愉。(記者、部分圖片:Janice)
廖井梅木版水印作品《陝北人家——秋收》,1988年。
廖井梅木版水印作品《陝北人家——牧童》,1988年。
廖井梅木版水印作品《陝北人家——歇晌》,1988年。
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11月4日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7時
地點: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87-105號百利商業中心1019-20室藝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