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光明的光

光明的光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2022-06-10 16:29:49 來源:香港商報網

    沈念

    吃飯的房間有一面闊綽的落地窗。透過玻璃,不遠處的大博山,綠色葳蕤,隱約可見被茂密荔枝林掩映的水紅色屋頂,香港商報的朋友說那是八十年代建的亞洲最大的養鴿場,翻過山有大片的玉米地和奶牛養殖場。站在更遠一點山頂上的,是銘記特殊歷史意義的回歸亭公園,落日映照,回歸亭金頂飛簷,像是浮在一片亮光的波浪之上。

    城市叢林突然遇見這片綠野,確是有些興奮與訝異。這是抵達深圳光明區的初印象。一個陌生的地方,記憶還伴隨味道而留存。第一頓飯就記住了光明三寶:乳鴿、甜玉米、牛初乳。三塊飲食招牌,也是在間接講述這片土地不同尋常的個性與來歷。

    坐在面前的梁鑒時老人,精神矍鑠,一點都不像是已年近九旬的樣貌。1958年春節過後,他跟隨廣東省農墾系統的一千多名下放幹部,帶着「辦公桌椅物品」,帶着籌建光明農場的任務來紮根了。那時的梁老還是個活力奔放的小伙子,六十多年過去,青春與時光,激情與夢想,他的人生和這片土地已經燒製成了一件不可分割的瓷器。梁老清晰地記得,兩位老紅軍與幾個年輕人討論取名時說:「我們帶着光榮的使命來建設,前途是光明的,就叫光明農場吧。」開荒、種地、蓋房、打井、修水庫、建場部……白手起家、胼手胝足的奮鬥征程;開放包容、勤儉傳家的僑民文化;改革改變、創新創造的光明品質,濃縮在梁老的精短講述中。他記憶力很好,臉上平靜,也不時會流光溢彩、眉飛色舞。畢竟,他與這片在發展中改變的土地有深刻的關聯,是見證也是創造。歲月藏在他臉上的褶皺里,那是時光的刻骨銘心,時代的積澱傳承。我們眼中光明的前世,就是老一輩人的青春奮鬥和激情燃燒的記憶。

    梁老腰間掛着的手機響了,打斷他的講述。出口成詩的羅煥榮是歸僑的優秀代表,張口能唱的鄭秋元是紅色黨建的踐行者,開口聲震的黃九淵是光明建設的實幹家,幾位「四零後」老人,打開話匣子也就打開了記憶的閘門。偏巧那個時間段,他們的手機像約好般叮鈴作響,此起彼伏。著名作家蔣子龍打趣:光明的老人都很忙!光明人忙碌,是一件好事。

    游弋於深圳特區40年改革大潮,波浪的濤聲搭起一座沿海「宮殿」,從過去到現在,光明人埋頭忙着為「宮殿」添磚加瓦、雕樑畫棟。去看光明紅橋,蜿蜒四公里的景觀步行橋像條紅絲帶,穿山越水,向綠色深林延伸。風吹林動,紅絲帶仿佛也跟着一起飄嬈著。我們老家有句俗話,紅配綠,看不厭。紅橋綠林,立顯活潑生動起來。光明橋不少,沿着大頂嶺的潔淨綠道向上步行,圓形浮橋新穎別致,長臂探橋刺激驚險,連山懸橋風景獨特,橋和叢林、水塘、花海,向人們開啟這條最美山湖綠道的健康體驗之旅。站在高處,遠處的腳手架、林立的樓群,都變成了繁茂綠色的點綴與修飾。

    我想,特區城市高速發展中這片綠地保留住的田園風光,何嘗不是搭起的生態與現代之間的橋樑。「橋樑」也連歷史與當下。光明農場的承載,當初就是為了給香港提供副食品。八十年代,光明農場大規模種植中科院剛成功配種的甜玉米,首吃螃蟹,接着乳鴿、奶牛的養殖也跟着推廣開來。在深圳這片經濟熱土上,以農墾和農業種植起家的光明人寫了一手漂亮的農業文章。晨光牛奶、光明乳鴿、光僑食品、鵝蛋荔枝等,成了一張張特色鮮明的「地理標誌」。

    當地朋友說,今天的光明農場還有一座「大觀園」。山水環抱的數十平方公里山林,有飄香如畫的萬畝果園花海,有清波鱗浪的碧湖水塘。誰會想到,高樓大廈中開闢出來的綠野桃源,是一個農場孵化出來的新天地。破舊出新需要勇氣,更不可缺少犀利眼光。

    走進位於逕口古村的華僑城展示大廳,玻璃幕牆外,玲瓏草地上,一隻孔雀悠閒踱步,並不為走過的人群所驚擾。展廳是依託一幢舊房子改造而成,卻充滿設計感。城市的資本與現代經營理念引入到農村,生產、生活和生態的高度融合,是一個田園綜合體的規劃,更像是在給人們描繪一個七彩的田園夢。

    這個夢想是光明的本色特色,也是她的變形涅槃。光明街道麥雄光書記是萬千光明追夢人中的一員。他津津樂道,新村改造成一個精緻、多樣的田園商業街區,舊村保留特色打造舊村新貌,僑村清障後可親密接觸田園景觀……田園綜合體,於我而言是個陌生的語詞。光明人實施中的田園綜合體計劃,不僅是要展現農耕文化的魅力,也是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未來的逕口田園綜合體,我們能看到什麼?我從光明人自信的目光中讀到的圖景,是成片種植的油菜花田、蕎麥花田,馬鞭草景觀田、荷塘月色等不同的主題風景,是一個休閒出遊的新打卡地。

    風景也是生產力。麥雄光這位土生土長的光明幹部的理念中,田園綜合體一頭連的是美麗鄉村、都市人的田園夢想,一頭連的是鄉村商業價值的提升,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我喜歡他這樣接地氣的幹部,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光明人的自信,大抵也源於這裏古樸厚重的特色文化、鮮活豐富的民俗風情、追求美好的改革激情,更是源於因綠色而汩汩涌動的發展活力。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國家綠色生態示範城區和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城區……光明區作為深圳的孩子,一出生就是含金鑰匙長大的,也可以說,是光明人很早之前就在給自己打造一枚金鑰匙。車過光明大街,道路兩旁殘缺的舊建築,轟鳴的挖掘現場,遮擋不住一條大街曾經的喧譁。這是光明人心中的「深南大道」。沿路過去,當地朋友指著兩邊建築,說這是光明集團辦公大樓、光明招待所、公交車總站、好光明酒樓……這條沉澱光明繁華光陰和成長記憶的街道,將伴隨拓寬工程賦予新的內涵。

    幾年前,光明街道立下了建設一個「科學家的家」的目標,這個目標背後是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宏願。未來光明大街,是一條雙向6車道的綜合性主幹道,也是樹立深圳北部中心「城市心臟」形象的康莊大道。那個備受矚目的光明科學城,規劃面積99平方公里,中心區之外的裝置集聚區、產業轉化區、藍綠活力環的設計,令人聞之振奮。一張藍圖干到底,再過五年,光明將成長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再過十年,光明將培育出一批引領未來發展的新興產業集群;再過三十年,光明將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學中心,成為新一輪國際科技產業革命的策源地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中國引擎」。一條新生的街道,通往「中心蝶變」的現實光明,也是通往「科技領先」的未來光明。這個大手筆,是深圳為可持續發展,對標世界頂級城市跨出的精彩邁步,也是光明人的勇毅擔當和不改初心。我理解了,為什麼是光明?也因為人、生態、科技,光明在我心中,就有了顏值,有了光芒,也有了高度。

    我在深圳的城市版圖上尋找光明所在,這個被賦予多義的所在。它不僅是一個代表地名的名詞,是摹狀生活的形容詞,也是擲地有聲的及物動詞。光明的變化,是踩40年深圳特區改革發展鼓點的嬗變,是不忘初心的日新月異、繼續前行的翻天覆地,更是她由內而外散發出尺壁寸珠的奪目光芒。我想,光明的鋼筋水泥、綠地山水,一直在安靜地生長。光明的光,是奮鬥之光,是綠色之光,也是夢想之光。光不是依賴深圳這片特區而生,是自帶光芒,也是自有聲響。光明的命運,又是與深圳的命運,和國家命運是密切關聯的。40年的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如鳥之雙翼,扇動起這片土地的振翅飛翔。如同蝴蝶的翅翼之風,亦能吹皺遠方的浪波。

    猶記得到光明的當晚,步行上回歸亭公園,1997棵荔枝樹仿佛城市繁星散落闌姍夜色里。一群中老年的「紅小二」合唱團成員,引吭高歌,在萬家燈火和靜謐夜景里,向我們這群異鄉人動情地抒唱著新時代的光明所向。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大道186號湖南省作家協會

    郵編:410013

    電話:18817180880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光明的光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