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李家超:本港金融體系穩健 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堅韌、穩固

李家超:本港金融體系穩健 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堅韌、穩固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3-09-27 17:04:1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9月27日上午,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3,並致辭表示,憑着「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香港多年來建立了穩健金融體系。「我們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堅韌、穩固,並獲得國際廣泛認同。

 香港有充分條件在大灣區金融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李家超說:「香港是唯一一個集合中國優勢和環球優勢於一身的城市,又是世界前列的國際金融中心,有充分條件在大灣區金融領域發揮更大作用,貢獻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李家超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人口超過8600萬,生產總值超過1.9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第十大經濟體,處處充滿機遇,發展潛力巨大。

 李家超說:「習近平主席今年4月在廣東省考察時指出,大灣區在全國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要使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李家超指出,中央近年多次為大灣區建設開展新空間。2021年,中央發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使香港高端專業服務業發揮更大優勢。8月,中央發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打造世界級創新平台。「中央推出不同措施,為大灣區合作建立高水平合作平台,定下牢固的政策基礎。」

 在論壇上,李家超還分享了香港在金融發展方面的新動能。

 首先,香港與內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不斷深化。今年3月,滬深港的交易所把符合條件的外國公司股票納入港股通,擴大「滬深港通」合資格證券範圍。5月,「互換通」北向交易正式啟動,第一次把互聯互通安排擴展到衍生品領域。8月,兩地監管機構公布將推動大宗交易納入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提升跨境市場流動性。這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助力國家金融市場有序開放,另一方面也為香港金融市場和服務開拓新空間。

 第二,持續推動上市制度和證券市場發展。今年3月,香港交易所實施了特專科技公司上市制度,便利具規模但尚未達到「主板資格測試」的「盈利或收益要求」的特專科技企業上市融資。新制度進一步便利內地科技公司吸納國際資本和拓展業務,推動創新科技行業和實體經濟發展,配合國家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政策。

 李家超說:「我知道這次的鳳凰灣區財經論壇,將舉辦首屆『2023鳳凰之星港股最佳上市公司評選』活動,讓更多投資者認識香港股票市場。股票市場的蓬勃發展,對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國際競爭力,有重要作用。特區政府已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深入研究提升香港股市流動性的方法,幫助我們作出策略性和前瞻性的規劃,為香港建設更蓬勃和更具活力的資本市場。」

 第三,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和金融科技。香港是亞洲的綠色金融樞紐,去年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總額達到805億美元。深圳市人民政府也連續三年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當中包括綠色、藍色和今年首次發行的社會責任債券。綠色金融是支持國家綠色轉型,達到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香港會繼續提升在這方面的競爭力,並期待大灣區內更多機構善用香港的綠色金融市場。

 李家超說:「金融科技方面,香港擁有一個充滿活力的金融科技生態系統,現在擁有超過800家金融科技企業,業務涵蓋多個範疇。我們將繼續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傳統優勢,和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的新發展優勢結合起來,為香港的金融科技發展帶來新的動能。」

 9月27-28日,「新空間•新動能——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3」於香港、深圳兩地同步舉行。本次論壇由鳳凰衛視、鳳凰網聯合主辦,圍繞「新空間、新動能」主題,深入探討「多重考驗下的全球經濟:復蘇還是衰退」、「全球經濟風險與中國應對之策」、「香港經濟新動力」、「全球危機與地方政府債務」、「大灣區資本市場建設」等關鍵議題,為全球經濟及灣區發展貢獻新智慧。 (記者 楊琪)

微信圖片_20230927170416.jpg

責任編輯:朱劍明 李家超:本港金融體系穩健 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堅韌、穩固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