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馳名中外的美食之都,香港凝聚了超過15000多家餐廳,就連街邊小食都數不勝數:魚蛋、牛丸、雞蛋仔、腸粉、碗仔翅、缽仔糕、狗仔粉、涼粉、豬紅、牛雜……而最有家的味道的,莫過於一碗生滾粥,暖胃的粥搭配油炸鬼、炸兩等成為港人集體回憶。記者日前專訪有「粥王」之稱的海皇粥店創辦人蕭楚基,聽他娓娓道來與粥的情緣。
香港商報記者 呂明霞 康鈞淼(視頻)
創立於1992年的海皇粥店,主打傳統廣東粥品,除致力保留粥品傳統味道外,亦研發多款創新粥品、腸粉及小食。海皇在堅持品質、守正創新的同時,也在產品改良、店舖經營各方面吸引更多年輕人。目前,海皇在港澳已有15間店舖,而蕭楚基也因此被稱為「粥王」。
作為海皇粥店的掌舵人,蕭楚基堅持品質、不忘初心,開發出多元化產品,致力提升品牌影響力。
秉持「做好一碗粥」的信念
蕭楚基作為潮州人,自幼喜歡吃粥,加上潮州人本身注重食物品質,他一心想改變往日大排檔污糟的環境,通過做粥完成「老闆夢」:「早在讀書的階段我就很想做老闆,為了快點攢到資金,甚至還有一日打三份工的經歷,物業、地產中介、的士司機都有做。」90年代左右,香港政府逐步取締大排檔,但想在宵夜或早餐時吃上一碗熱騰騰的生滾粥的大有人在,蕭楚基和夥伴一拍即合,決定開粥店,因很多粥店名字慣用「三點水」,便起名海皇粥店。
秉持「做好一碗粥」的信念,蕭楚基在粥品種類、員工管理、店面裝修、廚房設計等方面都做了改良:為了改變眾人只在早晨吃粥的習慣,海皇全日賣粥並創新種類,讓街坊全天24小時吃到熱騰騰的粥;為了讓大家吃得放心又安心,廚房採用整幅透明玻璃,可以看到師傅製作油炸鬼、炸兩和腸粉,熱氣騰騰的小食挑動味蕾,吸引顧客;為了一改大排檔時期留下的「陋習」,他更在食品衛生方面做足了功夫。
首先,為了整頓員工形象,蕭楚基要求員工一律制服,並制定了一套煮食系統生產標準,確保不同員工都可以煮出相同的味道,統一各分店出品質量,新員工出餐和上手也可以很快。
其次,為方便員工降低工傷、增加效益降低成本,他在煲粥、製油炸鬼方面積極創新,根據經驗發明了粥塔、粥泵和「長方形鑊」,不僅提高了製作效率,也降低了員工受傷的風險,在1999年竟贏得香港服務業聯盟頒發的香港服務業最傑出創意獎。同年,海皇粥店作為首間受邀參與認證商號,助力香港五常法協會進行「五常法公司認證計劃」,亦成為全港第一間取得「五常法認可證書」的食肆商號。
簡簡單單一碗粥,蕭楚基以初心、創新和用心,將自創品牌的用心良苦滿載在一碗濃濃的粥裏。
最熱銷的粥品有海皇一品粥(左上)、艇仔粥(右上)、皮蛋瘦肉粥(下)。
順應時代發展轉型升級
海皇粥店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香港餐飲業在經歷2019年社會運動及3年疫情的衝擊,客流量銳減的同時,也面臨招工難的問題:「香港餐飲業普遍都有招工難、留人難的問題,再也不像之前那樣,一位老夥計可以做到退休。年輕人們更多選擇做『短工』,part-time的模式也比較自由,不想做就走人;政府『引入外勞』政策審核時間長,相當於遠水解不了近渴,面對這些問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好在蕭楚基眼光獨到,在今年通關之後將沙田好運中心的店舖重新裝修再開業,人流暢旺,生意額有明顯提升。
新裝上陣的「海皇」一改往日傳統粥店的形象,簡約大氣的店面設計、快捷的送餐服務,就連粥品都顯得「潮流」很多。蕭楚基說,這間舖在好運中心已開業20多年, 一直受到街坊的支持,重新裝修後營業額明顯高於其他分店,讓他信心倍增。
沙田好運中心的海皇粥店重新裝修再開業。圖為蕭楚基與嘉賓主持新店開幕儀式。
多種口味袋裝粥受歡迎
早在一年前研發生產的海皇袋裝粥,也已在惠康、百佳等超市上架,因有多種口味及烹飪方便很受歡迎,很多街坊在店舖吃粥後,都會買幾包回家吃。
「目前袋裝粥的生產量逐步提升,從原來日產2000包提升到更多,找到韓國廠家後可以進一步提高生產力。大家對袋裝粥的接受程度也比較高,一方面常溫保存食用方便,另一方面風味不變,適應了香港人的快節奏生活,也能幫助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他說,除了袋裝粥外,海皇自己生產的豆乳也十分受歡迎,焙茶、黑芝麻、朱古力等口味豐富,豆乳香甜濃厚,這也讓我們看到自主研發產品的好處,在保證堂食生產線不斷進步的同時,也開發出多元化產品,提升品牌影響力的同時,也吸引了不同的顧客。」
海皇袋裝粥因有多種口味及烹飪方便,很受街坊歡迎。
蕭楚基是海皇粥店的掌舵人,在每個時期面對不同問題與困難都沉着冷靜、以解決問題為先,甚至在疫情最困難的3年,也基本做到無裁員。堅持品質、不忘初心,蕭楚基「萬變不離其宗」,以一碗最樸素的粥應對大千世界,也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粥王」。